爱德华·杨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爱德华·杨格(1683—1765)在几年内经受了失去妻子、女儿、女婿的 悲痛,在痛苦中写就了他的传世之作《哀怨,或关于生、死、永生的夜思》

(1742 —1745)。在九卷长约一万行的无韵诗中,夜不成眠的诗人思索着人 生变化无常的命运。他以“独白”形式,一部分用辨认语气,一部分用反省语气,向俗人洛兰佐说教,劝他信教行善。诗人把生活看作理性无能为力的 痛苦,到宗教中寻求慰藉。诗中对死亡的感伤情绪与关于生死的神学讨论交织在一起,忧郁和沉闷的情调引起以后以死亡、坟墓为题材的“墓园诗派” 的产生,是“墓园诗派”的创始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