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敦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据考古专家论证,春秋时期钟离国在安徽省蚌埠和凤阳一带,今天的“钟离”和“钟”姓,一说即来源于该国。钟离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蚌埠双墩一号墓位于“钟离城”遗址不远,从墓葬规模和陪葬物品等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奇特的超级大墓,极有可能就是当时钟离国的国君。

自2006年12月始、经过长达19个月的抢救性发掘,位于淮河中游北岸的蚌埠市双墩1号墓今日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揭墓,开始自墓中提取文物。考古人员根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确定其为春秋时期墓葬。该墓葬的发掘和大量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淮河流域的历史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考古人员介绍,这座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墓葬,无论是圆形墓坑、墓底布局的墓葬形制、结构,还是五色混合土、白土垫层、和放射线、土丘、土偶、土偶内壁等遗迹现象,都是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是我国墓葬发掘中的重大新发现,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

在双墩1号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大量随葬品,如编钟、鼎、盉、舀、铃、戈、矛、镞、剑、车马器、石磬彩陶器和几何印纹陶器等,陶器多被椁板倒塌压碎,器形似为壶、罐、盆类等,还有少量玉器和腐朽的漆器、木器,海贝以及食物箱内放置的猪、牛、羊骨骼等。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不断发现国内考古史上罕见、未见的现象:玉璧状的圆形墓葬、放射状的太阳纹、奇特的陪葬土偶……同时墓葬内还发现10具殉人骨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