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鱼丸清晰大图

简介鱼丸亦名“水丸”,是传统名点,以晋江深沪为最佳,是福建人最常吃的风味小吃。

鱼丸因注重选料和制作工艺而名闻遐迩。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而深沪水丸选用鳗鱼、马加鱼、嘉腊鱼、敏鱼和五香肉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千捶而成,形状有圆形、块状、鱼形各种,坚韧雪白,质地柔软,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下锅膨胀力强,不易变质,入口鲜美清脆。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腻,为宴席常见菜品.有“没有鱼丸不成席”之说.尤其是回榕探亲的侨胞,都喜欢品尝家乡的鱼丸,一饱口福。福州习俗,办酒席,客人都要“夹酒包”。过去“酒包”中都有鱼丸,个头有小孩子拳头大,“夹”回家,要切成小块,大家吃。也有人爱吃无馅的小鱼丸,专门请人特制,那鱼丸的弹性非常强.鱼丸是闽南、福州、广州一带经常烹制的传统食品。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沿海人们不可少的海味佳肴. 与地理位置有关,福州临海,水产丰富,于是近千年来鱼丸渐渐成为福州鱼制品小吃的堂主,广受好评。

鱼丸传说鱼丸的由来

传说鱼丸最早出现于秦朝江浙一带。秦始皇云游江南到了湖州,喜爱鱼米之乡的鲜鱼,但鱼肉剌多,吃起来极为不便,便下一道谕旨,要求随行厨子送上的鱼必须将鱼剌剔净,否则斩首。厨子前思后想不得要领,气急之下,抡起刀背猛砸砧板上的鲜鱼,没想到歪打正着,鱼肉与鱼骨竟截然离析。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剔骨法让厨子惊喜不已。他灵机一动,索性将鱼肉剁成稀泥,然后包上鲜猪肉馅,团成一粒粒丸子,煮汤送上。这种吃法,深得秦始皇欢心,从此鱼丸便在南方流传开来。

福州七星鱼丸的传说

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正遇台风袭击。船入港湾避风时,不幸触礁损坏。修船拖误了时间,粮断了,天天以鱼当饭。商人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船妇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慢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 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开头,生意并不兴隆。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

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

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店主将诗挂在店堂上,宾客齐来观赏。从此生意兴隆,小店日日春风。“七星鱼丸”也从此得名。

晋江深沪鱼丸的传说

晋江深沪鱼丸在宋元初就甚有名气,据传与泉州太守王十朋有关。

时值泉州大旱,饿殍遍野,王十朋往城外法石寺观农。他发现秦桧亲戚秦兴正在寺内为老太君做生日,鱼肉满殿。秦兴得知太守到来,便到厢房求王十朋题词讨彩,并愿敬送纹银十两润笔。王十朋知秦兴没啥文化,官也是买来的,便提出诗成之后,一定要回市舶司当众宣读,纹银十两则捐给法石寺作求雨香资,大殿上的供品全部留下让寺周围村民分享。秦兴满口答应。 秦兴出题:“秦百兴升”。王十朋当场挥就:“秦家鱼肉满箩筐,百姓糠菜填饥肠。兴福毋忘造福众,升官莫作殃民郎。”秦兴不知其意,兴高采烈与家人阿山回城了。

秦兴把诗拿到市舶司宣读,本想炫耀一番,不料却传为笑柄。秦兴不敢得罪这些新贵,把王十朋恨得咬牙切齿,同时,也把仆人阿山赶出秦家。

至麦子扬花与灌浆时,泉州连日淫雨。王十朋又到法石寺观农。路上,阿山拦住叫屈。王十朋便为阿山出了个主意。那次在秦家太君生日宴上,王十朋只吃了一碗水丸汤,但觉得水丸太硬,味道也不佳,他正有改良水丸的想法。于是,在法石寺内,王十朋便将京城御菜的做法与水丸结合起来,为阿山写下了选料、制作、汤头和内馅的方法.阿山如获至宝,带着王十朋的方子举家迁往深沪,按照王十朋的方子,做水丸卖鱼羹去了。

彭城鱼丸的由来

清朝康熙年间,徐州名牌老店悦来酒家,店主门徒李自尝曾以一尾鲤鱼制四菜:银珠鱼、醋溜鱼丁、多味龙骨、鱼衣羹。其中以“银珠鱼”为最佳。清代状元李蟠在该店品尝此菜后曾赋诗赞曰:

鲤鱼脱身化银珠,多味龙骨腹中囿,

大海漂浮王子衣,弯刀纷纶糖醋溜,

点化肴羹瑶台献,千载毛遂遗风留。

康有为过徐州时。名厨翟世清亦烹银珠鱼奉献,康品尝后乃挥毫题联:“彭城鱼丸闻遇迩,声誉久驰越南北”。自此,银珠鱼改名“彭城鱼丸。”

陆丰甲子鱼丸

闻名遐迩,风靡粤港澳的甲子鱼丸

甲子鱼丸的历史

根据《潮州菜的根与史》记载,宋帝昺与陆秀夫到了甲子待渡时,被当地的义军捉住,惊恐万状的宋王,一看不是敌人,而是大宋的百姓,便道出了自己的帝王身份,当时年轻渔民的义军首领郑复,连忙让他的妻子巧姑做当地得心应手的名肴“鱼丸”,热情款待宋王,饥肠辘辘的宋王,一尝鲜美无比,大饱口福,因此龙心大悦,声称“甲子鱼丸”有救驾之功,并马上把随身佩戴的玉麒麟赐给了郑复,还下旨封郑复和他的义军是当今皇上的“国家”,由于“甲子鱼丸”救过圣驾,受过皇封,所以被视为名菜之首,增添了潮菜美食佳话 。

甲子鱼丸的扬名,有证可据的,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候的《南方日报》有文章专门介绍风靡省、港、澳的甲子鱼丸,说它“一不小心跌落地下仍会弹跳起来重新回到桌子上”。经媒体如此夸张的描写,甲子鱼丸更加声名远播,狠狠地火了一把又一把。而甲子鱼丸的卓著声名能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则应归功于鱼丸本身独特的外观形态和内在品质。

其一,甲子鱼丸的外观雪白清洁,晶莹亮丽。

其二,甲子鱼丸温馨柔软,丰腴饱满。

其三,甲子鱼丸的制作严谨考究,精巧细致。从取料、刮鳞、剔刺到剁茸,从锤炼、拍打、成丸到漂涤,都有一套十分完整而经典的程序,苟且不得,马虎不得。如此精制出来的丸子,颗颗生脆,粒粒溢香,要想它不出名都难了。

网上有从苏东坡歌咏岭南荔枝脱胎而来的两句诗,说是“日啖鱼丸三百颗,不辞长作甲子人”,道尽了甲子鱼丸的强大魅力。其实,不用三百颗。再饕餮之徒,热气腾腾的一大碗,足矣!

每年从甲子镇这个大渔港销往粤港澳,东南亚等地区的鱼丸有有几千吨左右,潮州人精炼的性格和细腻的手工终于把鱼丸做到登峰造极的成就。一般在广东各大城市都能吃到正宗的甲子鱼丸,尤其在香港,东南亚地区都是有口皆碑的。

营养分析1. 鱼肉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

2. 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3. 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食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制作指导普通鱼丸

材料:鱼肉500克 清水40克 蛋清3个 湿淀粉50克

调味料:精盐4克 葱姜汁25克味精1.5克、熟猪油50克

做法:

1. 取鱼肉500克,剁成鱼泥,加清水40克,精盐4克,葱姜汁25克,顺着一个方向搅匀;

2. 搅至有粘性时,用手试挤一个鱼丸,放入冷水中,如能浮起,随即加入搅打成泡沫状的蛋清3个、湿淀粉50克、味精1.5克、熟猪油50克仍顺一个方向搅匀,即成鱼丸料子;

3. 然后,用手将料子挤成直径3厘米的鱼丸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开(保持微开3分钟)撇去浮沫,用漏勺将鱼丸捞出即成。

章鱼丸

材料:低筋面粉200公克澄粉30公克泡打粉1/2小匙 蛋2个高汤350cc高丽菜适量章鱼适量 红姜丝适量海苔粉适量

调味料 盐少许酱油1小匙

酱料沙拉酱

做法:

1.将材料 低筋面粉200公克 澄粉30公克 泡打粉1/2小匙 过筛备用

2.将蛋打散成蛋汁,加入高汤及作法1的粉料拌匀成面糊,再加入调味料调味

3.高丽菜切碎 章鱼切小块备用

4.将章鱼烧模型烧热,再将家用纸巾揉成方便涂油的形状,沾上油抹模型, 接著将面糊倒入模型中约5分满,放入高丽菜 章鱼块及红姜丝,再淋满面糊, 然后反覆旋转待面糊烧烤成金黄色的圆球状时便可盛盘,淋上沙拉酱并撒上海苔粉即可.

酥炸墨鱼丸--金黄色的海鲜炸弹

材料:(二人分量)墨鱼肉三百克,去边方包两片,肥肉少许;

调味料:盐 1/4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许,蛋白、生粉各一汤匙,绍酒半茶匙。

做法:

1、肥肉放入滚水中煮熟后取出,用水冲冻,切粒。

2、方包切粒备用。

3、墨鱼肉洗净,切碎后搅烂。

4、将打碎之墨鱼肉与调味料搅拌至起胶,加入肥肉拌匀,做成墨鱼丸,滚上方包粒,放入热油中炒至金黄熟透即成。

点评:新鲜的墨鱼口味偏于清淡,没有其它海产的鲜美或清甜,所以要适当多放些调味料。其最大特点是爽脆细嫩的口感和雪白的肉质,卖相很好。选体积较大的墨鱼制成墨鱼胶,效果较佳。

高汤鱼丸

高汤鱼丸

口味:汤鲜味美,鱼嫩爽口

主要材料:鲩鱼1条1000克左右 鸡蛋1个 淀粉适量

调味料:猪油1小匙 高汤15大匙 料酒1/3大匙 精盐2小匙 味精1小匙

1、鲩鱼宰杀洗净,取其净肉,用清水漂净血水;把漂净的鱼肉打成鱼茸;

2、往鱼茸内加精盐、味精、料酒、鸡蛋清、淀粉、猪油,搅匀;

3、烧开水,把鱼茸捏成丸子下锅煮定形,捞出待用;

4、往锅内加高汤,下入鱼丸,调入精盐、味精,将鱼丸煮熟即成。

若想查询其他鱼丸菜品,请于王朝百科中搜索词条 "鱼丸"即可.亦可自行于其他网页中查找.

各地区的鱼丸温州鱼丸

也称鱼圆,温州名点,与各地的鱼丸都有所不同,外形为不规则的条状,呈半透明的玉白色。

以新鲜的鮸鱼肉为主料,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用刀刮成鱼蓉,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白淀粉,拌入姜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下锅时,将鱼肉用手指挤成条状跌进事先烹调好的沸水中,烫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时以锅中的原汤配上米醋、葱花和胡椒粉。1998年“温州鱼丸”被定为“中华名小吃”。

潮州鱼丸

体积较大,白色,用较贵价之鱼肉制成,在香港,这种鱼丸以香港仔出产的最为知名。通常在潮州面档或茶餐厅中跟面或河粉一起放在热汤中吃(也就是鱼蛋面或鱼蛋河,售价由10-25港元不等)。此外,这种鱼蛋在街市和超级市场中都有销售,香港人还会用鱼蛋作火锅的材料。

陈记港式炸鱼蛋

港式炸鱼蛋

美味的咖哩鱼蛋和鱼蓉烧卖,街头风味香港的街头熟食,始于1950年代的流动小贩。这种鱼蛋用油炸过的,外层金黄色,由较便宜的鲨鱼肉制作。通常用竹签串起数粒出售、也有用纸杯盛装。小食档中每串/每杯不定,价格视乎食档所在地点(约4至10元一串/杯)。有部分小食档专售鱼蛋,类似西方的热狗摊。吃时常伴以辣椒酱或甜酱。一般的鱼蛋档有辣味与原味两款鱼蛋以供选择,辣味鱼蛋通常泡在咖哩汁或沙爹汁中加热,原味的鱼蛋则会泡在清汤中加热。

台湾鱼丸

传统的作法是选新鲜的鱼,取鱼肉的部份,部分则会夹杂鱼刺,然后在低温状态下绞成鱼绞肉,再把绞肉和盐加入木研钵里,将鱼绞肉用力捶打,鱼肉里的盐溶性蛋白会重组成网状结构,最后变成绵细而有光泽的鱼浆。再将鱼浆用汤匙挖成球状,下沸水中即可煮成鱼丸。现在大部分都是利用机器来打鱼浆。

台湾的鱼丸种类很多,其中口感较脆的作法又称为“脆丸”。淡水鲨鱼丸、南方澳鬼头刀鱼丸、台南虱目鱼丸、高雄旗鱼丸是台湾四大代表性鱼丸;另外还有像鳕鱼丸、花枝丸、虾丸等也是常见的种类。料理方式则有煎炸、煮汤、关东煮等方式其

他国家类似食品

日本竹轮(港澳地区俗称狮子狗鱼蛋或狮子狗)

于丹粉丝名

鱼丸与于丹

百家讲坛有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就像著名的歌星一样,好多主讲人都有“粉丝”。

易中天的粉丝叫“易粉”或“乙醚”;

于丹的粉丝叫“鱼丸”;

王立群的粉丝叫“群众”;

阎崇年的粉丝叫“年糕”。

鱼丸莼莱汤

主要材料:桂花鱼肉斤(约320克),莼菜1斤9两(约950克)

调味料:上汤6杯,火腿丝、盐各少许

(1)鱼肉洗净抹干,用碎肉机搅成茸,加入少许上汤及盐,搅成鱼腐(呈豆腐状),再放唧筒内挤出鱼丸。

(2)把鱼丸放入微沸的水中煮熟,捞起候用。

(3)锅中注入上汤,煮沸,放入莼菜及鱼丸,煮沸5分钟,撒上火腿丝,以盐调味即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