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本仁(1880--1951),字耀迁。湖北省团风县马曹庙镇戴家湾人。幼入塾读书,年20做塾师。后投武昌右旗马队营当兵,被选送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毕业后仍回马队。
1907年入北京陆军军官学堂第2期,毕业后留京任禁卫军骑兵排长。1910年调任陆军近畿第6镇吴禄贞部参谋、连、营长,1912年兼代参谋长。1913年调任江西都督府参议厅厅长。1914年,任江西陆军将校讲习所所长,后任督军署参谋长,授陆军少将衔。1916年调任赣西镇守使。1922年10月19日调任赣南镇守使。1923年授“粹威将军”称号。次年任粤赣边防军务督办。11月,江西督军蔡成勋令其攻打广州革命军,方本仁掉转枪口,将蔡赶走,受
任江西军务督办。1925年,兼任东南五省联防军江西军总司令。逐步倾向革命,曾配合革命军参加二次东征,合击陈炯明。1926年04月,赣北镇守使邓如琢反戈投靠吴佩孚,迫其下台,出走上海。广州国民政府先后派出李西屏、詹大悲、蒋作宾与方本仁联络,他只身投广州国民政府。8月,任国民政府江西宣抚使,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军长、右路军总指挥等职。同年秋,受蒋介石之意,令其长子方达智携银圆50万往河南晋见冯玉祥,说其投向国
民革命军,参加北伐。
9月,随北伐军抵江西,其旧部赣西镇守使唐福山不战而退,北伐军迅速占领萍乡、安源、万安以南的赣南地区。接着,方本仁派参谋长贺守中至吉安劝师长蒋镇臣,被蒋扣留,当晚,方本仁化装去吉安,亦被扣留。待北伐军第二次攻占吉安,蒋镇臣向南昌撤退,方本仁才脱险。北军唐福山、岳思寅、张凤歧等部闭门而守,要求方本仁前来收编才许开城,北伐军命令他们开城听编,南昌遂不费一弹而下。后因蒋介石毁约,将唐、岳、张三师长枪杀。方本仁愤而离军,去庐山闲居。
1927年,蒋介石委方本仁与何成濬为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同张作霖的代表杨宇霆、阎锡山的代表南桂馨在北京举行南北停战谈判。1928年03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太原分会委员。04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后与张群、吴铁城等赴奉天促张学良易帜。1929年1月12日,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方本仁以国民党中央代表被张学良聘为委员。6月调任湖北省政府委员,代理省府主席兼民政厅长。10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1930
年,改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次年,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驻节武汉。
1932年后赋闲,任中国工农银行常务董事,湖北民众抗敌后援会监察委员会主席,商办江南铁路公司监察人,湖北省捐税监理委员会主席等社会职务。抗日战争前夕,由军政界转向经济界,在汉口开设长江饭店、同济信托公司,开采蕲州裕利煤矿兼办普一煤球厂。1938年武汉沦陷,随政府西迁重庆,不久返回黄冈,遁入法门,后在武汉作寓公。1945年10月,董必武经武汉去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在汉停留期间,方本仁为了董必武的安全,将其安排住在汉口自己寓所对面的德明饭店,并让家厨每日为之备膳。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派人持亲笔信请方本仁出任民军总指挥,遭拒绝。武汉解放时,同群众一起,欢迎解放军入城。1951年02月在天津病逝。
方本仁曾捐资兴办萍乡平民工厂、黄州平民布长、百福寺楚黄高等小学、武昌启黄中学等。1925年黄冈大旱,又募得23船粮食运回团风,赈济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