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社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山社区东至西山桥,南至汇昌河,西至护国寺河道,北至景山脚下,双号西山东路46号-212号,单号西山东路133号-229号。社区一共分8组,除第5、6、7、8小组未开发外,现有楼栋52幢,1708套,有景瓯小组、银来花苑、净水住宅区。社区户籍人口704户,2146人;常住户、暂住户1622户,4996人。现有社区办公用房82平方米,全民健身点二处,农贸菜市场一处。

西山社区一直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社区支部67名党员,委员5名,相应建立社区党员一览表,党支部组织成员一览表,党员党费收缴登记表、党员帮困登记表等,并每月16日下午2:00召开组织生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党章、党纲等来提高党员自身素质。西山社区在职党员150人,组成扶贫组、认绿组、节日巡逻组、党课辅导组等,并经常开展党员各项公益活动,在社区各项工作起先锋模范作用。

西山社区居委会有在班人员4人,其中委员3人。设有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民政、计生、人民调解、综治等工作职能。西山社区现有清洁工人10名,对辖区大街小巷、楼幢通道进行清扫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民政做好辖区特困户、下岗职工、残疾人登记工作,经常上门家访,起到政府部门桥梁纽带作用。计生工作做好辖区育龄妇女、男女未婚青年、结婚等登记工作,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做育龄妇女的贴心人。人民调解、综治做到把基层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回归人员帮教工作,定期上门家访、谈心,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相应建立老党员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队伍和社区文体组织。

2005年,西山银来花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创文明示范社区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做好深入调查摸底工作。银来花苑占地面积14多万平方米,绿化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共有20幢57单元,1043套,3000多人,其中党员82人,配套设施有全民健身点一处,老人活动室一处,摩托、自行车棚3处,汽车停库一处。

二是加强领导,有步骤推进社区创建工作。在创建中,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居委会、银来物业为基础,形成了创建文明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创建文明示范区工作落到实处。5月9日发创建倡议书1200份;5月10日-13日统计9号地块A、B、银来B幢防盗窗和发放有关住户自行拆除防盗窗的规定200份;5月13日召开居民拆窗动员大会;5月18日发放“知创建、爱创建、干创建、大家都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出力加油”的致居民的一封信1800份;5月18日发放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温州1000份;5月26日发放“守法才能平安”宣传资料1500份;6月14日上午在银来花苑开展六进社区活动。6月25日-26日拆除防盗窗134户,(拆阳台、四扇262扇、二三扇130扇),自拆占98%以上。

三是以教育强素质促创建。为了加强社区居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建设,举办三次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课:5月16日在西山社区召开党员文明素质教育课,由陈建民指导员讲课(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背景介绍;3、我们的责任,做一个文明人)。5月20日在银来物业公司召开社区居民文明素质教育课,由街道副主任管加毅讲课(1、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温州;2、银来花苑创市文明示范小区工作要点,要广大居民大力支持与参与创建工作)。2005年5月24日在物业召开第三次文明素质教育。并2005年6月29日晚在西山银来花苑举办《共建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区暨七一文艺晚会》,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居民生活,社区居民参赛积极性很高,共有19个节目,大多是社区居民自编自演,并邀请到区文明办主任彭福云、区组织部金朝辉、景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黄碎涛、主任王友杰、副书记鲁建利等领导光临现场。现场气氛相当热烈,有社区党员同志、社区广大老、青、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观看人数超过1000人。构建和谐社区取得一定成效,广大社区居民反映良好。

我们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将齐心协力,为把社区建成风尚良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居住安宁,服务便捷,文体活跃,组织健全,队伍优化的和谐文明社区而继续努力奋斗。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开化镇西山社区该行政村隶属文山县开化镇,地处开化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00 公里,到镇政府的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东邻沙坝社区,南至里布嘎村委会,西至西华山 ,北邻螺峰社区。辖中寨、响水、西山、禾木、红石岩等17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671 户,有乡村人口3201人,其中农业人口2906人,劳动力18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83人。

全村国土面积 2.37 平方公里,海拔 1,280.00 米,年平均气温 19.10 ℃,年降水量 779.00 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蔬菜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67.00 亩,人均耕地 0.2 亩,林地 487.00 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