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况诸暨中学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始创于清乾隆21年即1761年的诸暨毓秀书院。
学校坐落在西施故里陶朱山下,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建有3800平方米的体育馆、2000平方米的健身房、50米8泳道的游泳池、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场、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室、CAI课件制作中心、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等形成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网络。
1981年学校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被认定为首批省一级重点中学。现设61个高中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其
中有省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67人,一级教师54人。教师中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8人,省级荣誉称号的30多人。
建校9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原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忠尧,原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社会活动家徐逸樵,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何增禄,江西省原文联主席、当代作家杨佩瑾,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何占豪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原教育部长、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金石书画装帧大家钱君陶等都是诸暨中学的校友。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形成了《学生整体发展教育》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深入开展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被省教委列为创新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教学质量高,会考、高考成绩名列浙江省前茅。2000年郑静同学获得高考省文科第一名。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近10年来,数、理、化、生等学科获奖学生达600多人次,其中获得全国和省级一等奖的有近200多人次,获得浙江赛区第一名的有8人,14人次进入国家 集训队或冬令营。省学科竞赛颁奖大会8次在诸暨中学举行。学校还多次同时获得省数理化生四门学科竞赛团体优胜奖。学校是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体育竞赛成绩卓著,其中,郭琴同学获世界中学生田径赛1500米金牌,楼小龙同学获得全国田径赛800米、1500米和4×400米3块金牌。
1960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文教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86年被国家教
委、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84—8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校被评为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优秀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明学校、省结对扶贫先进学校、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是经诸暨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诸暨中学教育集团兴办的国有民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规划用地400多亩,地处暨阳新城的黄金地段,交通便利,校门口80米宽的大道与南环线和东二环路直接相连。校园环境清幽,空气新鲜,没有喧嚣和诱惑,足以使人安心、静心、养心,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充分体现现代化和人性化,代表目前省内高级中学的最高水平,是莘莘学子求学的好去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所有教职工均从诸暨中学本部调配,在现有的28位专任教师中,有省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教师20人,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8人。暨阳分校在教育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同,与诸暨中学本部同步实施教育教学管理,两校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办学优势互补。诸暨中学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将直接引领暨阳分校教育教学的稳步发展。
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模式,要求“严而有序”,突出做到三个字,即“严、细、实”。“严”,即要从严治校,严肃纪律,严格管理;“细”,要求教师“管全面,全面管”,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多跟学生沟通,在沟通中培养感情,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要求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告诫学生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学习。
学校坚持“加强基础求发展,严谨治学扬个性”的办学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上凸现“慢、浅、多”三个字。“慢”,要求教师讲课进度慢一些,课堂密度要小一些;“浅”,要求课堂教学以落实课本知识为目标,让学生能够接受并运用;“多”,要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在反复历练中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
2007年,学校基本建设臻趋完善,图书馆、科技大楼、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绿化也将全面启动,不久之后,这里将成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现代化、花园式校园。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尤其是在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下,暨阳分校一定会办成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