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产简介威海大花生是威海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国际上有“人参果”美誉,被国家指定为招待外宾的休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威海大花生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大花生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花生出口基地之一,年出口花生及制品6万多吨。威海是山东大花生的重要产区之一,年产量20多万吨。威海大花生果型大,籽粒饱满,果皮洁白,果仁色泽鲜艳,清脆香甜可口。由于威海大花生生长期长,达到180天左右,养分光照充足,氨基酸合成比较全面,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威海大花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除部分自用外,绝大部分出口。过去只出口花生果和花生仁,自1987年开始生产花生制品,主要有烤大花生果、油炸花生仁、乳白花生仁等系列花生制品。威海大花生及制品主要销往日本、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
名称由来威海大花生是相对于小花生、伏花生而言,因其果型大而得名。
产品价值威海大花生果型大,籽粒饱满,皮果清白,果仁色泽鲜艳,清脆香甜可口,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威海大花生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栽培历史威海大花生栽培历史悠久。威海市是大花生的主要产区,威海是山东大花生的重要产区之一,年产量20多万吨。威海大花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除部分自用外,绝大部分出口。过去只出口花生果和花生仁,自1987年开始生产花生制品,主要有烤大花生果、油炸花生仁、乳白花生仁等系列花生制品,其中烤大花生果分别获省优、部优及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油炸花生仁被评为部优产品,获中国旅游商品天马奖,200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绿色食品。威海大花生及制品主要销往日本、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威海大花生原产于南美洲,15世纪传入中国。对大花生传入威海的时间和途径,史料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传教士梅里士(Mills)首先传入胶东地区,然后遍及胶东各县市;另一种说法是,“清嘉庆10年(1805年)夏,福建商人庄慕陶携长生果(花生)一袋,以祝寿之礼,献给归省知府李宜升(海阳凤城人),李宜升品之味佳,遂吩咐家人种之。是年秋,李宜升又将所收获的花生果分与乡亲栽种。3年后,花生传至海阳东乡各村(今乳山市西南部)。至道光年间,传及胶东各县”。[1]
产品荣誉威海大花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将“威海大花生”确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威海大花生”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后,将大大提高这两个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有效地保护威海市优势农产品的声誉。[2]
威海大花生烤大花生果分别获省优、部优及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油炸花生仁被评为部优产品,获中国旅游商品天马奖,200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绿色食品。
威海花生制品是威海市传统的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品种有烤大花生果、油炸花生仁、香酥花生仁、盐渍花生仁、奶油花生仁、巧克力花生仁、可可花生仁等。其中烤大花生果、香酥花生仁、奶油花生仁等分别获省优、部优及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油炸花生仁、巧克力花生仁、可可花生仁获中国旅游商品天马奖。目前,威海有11家花生加工企业的24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3家花生加工企业的11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其中6个花生制品同时获日本农林水产省有机食品认证。花生制品每年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等国家,是威海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