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孙慧斌,男,教授,博士后,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

在1985年7月~1999年10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从事核物理教学和研究工作,1990年在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霍英东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一项。1995年9月~1998年作为访问学者和博士后曾在美国的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核物理实验室从事核技术研究。

指导博士生2名(其中一名已毕业取得学位),硕士研究生13名(其中12名已毕业取得学位)。

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核物理与核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子活化在环境科学领域里的研究、反应堆的物理性能提升。发表的核物理与核技术研究的40余篇。

主持或完成的项目:

稀土奇Z核转动带交叉反常现象的研究19005004,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稀土区奇—奇核高自旋态的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远离β稳定线核结构的在束和衰变研究(19675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稀土区三轴超行变核结构的研究19875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国家教委归国人员启动基金(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放射性医用同位素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年10月至2003年);A=5253质量链核结构和核衰变数据评价,吉林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共6人);核结构数据评价及其方法技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六(共9人);A=160区原子核旋称反转的系统研究,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共8人);奇奇核晕带自旋和旋称反转规律的研究,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五人(共9人)。

学术兼职:

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第二届核电专委会委员,中国高新技术协会成员,中国国家环境工程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