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镇地处开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区域面积8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2万亩,总人口67254人,1.8万户,现辖50个行政村,1个蔬菜大队,共79个自然村。
目前全镇共有农村集贸市场3个,红干椒市场1个,农村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已达到21个。另有3所中学(均为县级中学,分别为开鲁一中、开鲁二中、开鲁三中),35所嘎查村小学,3所卫生院,3所信用社、供电所和电信所。
历史:2000年12月,在乡镇苏木撤并改革中,原三义井镇合并到开鲁镇。2004年6月,开鲁县街道工委成立,开鲁镇城区划归街道工委管辖。在2006年1月乡镇撤并改革中,开鲁镇又与原北兴镇、新华镇、坤都岭镇合并,镇名为开鲁镇。
地理环境:开鲁镇位于东北经济区中心地带,地处西辽河冲击平原腹地,平均海拔241米。地下水资源充足,地下水位1.5米—2.5米,含水层90—190米,且水质良好。镇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构成以黑土、五花土为主。气候类型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338.3毫米,年平均风速4.1米/秒,无霜期156天,日照3095小时,积温3071℃,昼夜温差较大。
地理位置开鲁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迅捷。
开鲁镇处于东北经济区中心地带,国道303线、开保公路,横贯全境,连接国道304线、国道111线油路南北贯通,集通铁路穿境而过,距全国铁路六大编组站的通辽站和能起降中型客机的通辽机场仅80公里,距沈阳、长春、哈尔滨三个中心工业城市和大连、营口、锦州三个海港码头较近,乘车皆可半日到达。
农业生产开鲁镇农业生产基础良好。
全镇现有耕地24.2万亩,沼地40余万亩,林地12.3万亩,是国内重要的玉米生产种植基地,年产玉米2.5亿斤以上。耕地除适宜种植玉米外,还适宜种植高粱、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及红干椒等各类蔬菜作物。全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田均可使用地下水浇灌。
畜牧业开鲁镇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镇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总量逐年膨胀,畜牧业防疫体系健全。目前全镇育肥牛存栏近万头,羊存栏9.8万只,生猪存栏10.1万口,养殖蛋鸡30万只,养殖白鹅120万只,养殖奶牛超过4000头,并基本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
工商业开鲁镇工商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开鲁镇通过招商引资,一批投资超过千万元的项目纷纷入驻。投资5500万元的天之华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酒精项目将于今年7月试车生产;新华化工糠醛项目产销两旺,年产一万吨酒精车间已进入生产状态;西玛泰乳业奶白酒项目设备已安装完毕,即将投入生产;恒鑫化工将于5月份正式生产;宏丰农机、鑫鲁裘革运转良好;大型木器、红干椒加工项目等一批在建项目也将在年内全部投入生产,同时中小企业遍布全镇,工业经济正成为开鲁镇的主导产业。
商贸流通开鲁镇商贸流通活跃,市场繁荣。
目前全镇共有农村集贸市场3个,杨秀峰红干椒市场、无公害蔬菜营销协会、蛋鸡协会、养羊协会、养猪协会、养兔协会等专业市场及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团体数十个。
招商引资开鲁镇招商引资环境优良。
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始终被列为全镇各项工作的首位。该镇努力营造招商引资的黄金环境,不断提升开鲁镇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目前,位于开鲁城区东南1公里处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3.74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74平方公里,现有工业企业10户。将重点引进蔬菜加工类、化工类、服装加工类、高新技术类及其它立足本资源优势的农畜产品深加工类企业。位于开鲁县城北5公里的玉王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万亩,现在园区已入驻企业12户。
近年来,开鲁镇通过招商引资,一批投资超过千万元的项目纷纷入驻。投资7000万元的天之华生化一期工程年产5万吨酒精生产线已于2007年5月进行试生产;新华化工糠醛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月林造纸厂实现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永兴建材厂完成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同时中小企业遍布全镇,工业经济正在逐渐成为开鲁镇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