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解释:

1.谓逃避徭役。2.爬行类动物之一种。体长约25厘米。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能随时伸缩,变化体色。头上有钝三角形突起。捕食昆虫。四肢较长,善握树枝。

避役科有4~6属85~158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特别是马达加斯加岛,少数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南部。避役即变色龙,可以说是最独特的蜥蜴,除了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外,还有能分别看不同方向的眼睛,长长的有粘性的舌头。避役科成员多数为树栖,有能缠绕的尾巴,脚趾也可以对握,可以牢牢地抓在树上。有些种类的避役头上还有角或其他突起物,比如东非的杰克孙避役头上有三只角,让人联想起史前的三角龙。体长多17-25厘米,最长者达60厘米。眼凸出,两眼均可独立地转动。每2-3趾并合为二组对趾。舌细长可伸出口外。身体两侧扁平,鳞呈颗粒状。某些种的头呈盔形,有的种有显著的头饰,如3个向前方伸出的长角等,雄性更为显著。若有其他雄性侵入,则占优势的雄性身体伸展,喉部膨起,头部毛饰立起或晃动,若仍不能吓走对方,则冲过去咬其颌部。各种的体色变化不同, 许多种类能变成绿色、黄色、米色或深棕色、常带有浅色或深色的斑点。颜色变化决定于光线、温度以及情绪等。

栖息树上,捕食昆虫。大多数种类卵生,到地上产卵2-40枚,卵埋在土里或腐烂的木头里,孵化期约3个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