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镇位于海宁市治硖石镇西南偏西29.3公里处,境北与桐乡市交界。人民政府驻地沈士集镇。1998年,是海宁市工业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乡镇之一。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2亿元。
【镇名来历〓建置沿革】 “沈士”原称“沈墅”,以“胜寺”谐音得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成市集。建国前,全境大部分属沈墅乡。建国初,建政为沈墅、报国、科同3乡。1956年,合建为沈墅乡。1958年,与许村、许巷合建为许村公社。1961年,原沈墅乡部分划出建为沈墅公社。1968年,“沈墅”,改称“沈士”。1984年,改建为沈士乡。1988年7月,撤乡建镇。
【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1983年,沈辛公路初级硬化完成,并开始通车,至1994年9月,完成沈辛公路砼制路面的浇筑,总投资540万元,沈士镇至320国道段路面宽12米,沈士镇至辛江段路面宽7米。1983年3月,建成沈士自来水厂,至1997年底,各村民组均用上自来水,被海宁市爱卫会命名为自来水化镇。1987~1988年,新建镇中学教育楼,建筑面积5402平方米,占地159亩,投入资金1413万元。1991年冬和1992年春,共投入15600个劳动积累工,分别疏浚了黄泥坝港和笕河港,总长71公里,至1992年底,23座机泵改造完成,改善灌溉面积20705亩。1992年3月,500门程控交换系统开通。1993年,海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建办沈士经济开发区;中共嘉兴市委书记王国平、市长杜云昌分别到开发区视察。1995年10月,建成有线电视。1996年5月,铁北圩区建设通过嘉兴市验收,受益面积18896亩;6月1日,新的邮电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67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为4000门。1997年1月1日,镇有线电视与市有线电视光缆联网;沈士镇卫生院于1988年4月被中共海宁市委、海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7月被浙江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卫生院称号;1998年通过嘉兴市级文明单位验收,被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命名为1997~1998年度文明单位。
【镇中心小学建成投入使用】镇中心小学1997年3月易地新建,经过13个月的施工,于1998年4月28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13.8万元,占地总面积727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新建成的校舍有教室15个,还有音乐、实验等辅助教室和一个3500平方米的简易运动场地。使沈士镇的教育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观。
【大病医疗统筹全面推行】1998年4月,沈士镇全面推行大病医疗统筹。全镇有3679户农户17291人参加医疗统筹,参加率达到70.35%。统筹金按每人每年上交10元的标准筹集,由镇村补助一定资金,给予一次性支付医药费500元以上的大病医疗者以适当比例的报销,以切实解决农村因病致贫的问题。
【镇卫生院被评为嘉兴市级文明单位】沈士镇卫生院1988年4月被海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7月被浙江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卫生院称号。10年来,卫生院完成了新住宅大楼的建造,增设了科同村门诊部。医疗设备不断更新,科室从1988年的18个增加到1998年22个,专业技术人员从28人增加到1998年的40人。卫生院硬件建设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1998年评为嘉兴市级文明单位。
【一方名村——李介村】李介村行政村,西靠许村镇永福村,北与桐乡市大麻镇相邻,耕地2664.1亩,664户,2851人。199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83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046万元,人均收入4990元。李介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表现在:一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村已有个体织机616台,预
制场6只,有近1500人从事轻纺织物的生产,154人外出推销轻纺织物,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二是交通条件明显改观,形成了错落有序的交通网络,缩短了对外联系,方便了村民生活。三是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建设加强。至1998年底,全村累计电力总容量达到645千伏安,拥有8台变压器;350户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162户农户接通了有线电视;651户饮用自来水,饮用率98.1%。四是办学条件改善,1997年投资63.2万元,新建了设施较为完善的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