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之一。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民间观玉赏玉之风兴盛,玉器品类齐全。玉用料来源拓宽,既有传统的新疆玉、河南玉、蓝田玉,同时也有缅甸玉、云南玉、青海玉。
这块浅浮雕“福在眼前”玉佩采用的是产自新疆的白玉,吊扣处采用阳刻如意云头纹装饰。器身用减地法雕飞蝠一只,总角男童一名,取意“福自天来”。这也是清代常用的吉祥图案,多出自清代乾隆朝至同治朝。通常清代早期玉器雕工精细、构图简洁清丽;中期雕工保持但构图趋向繁密,流于平庸;晚期则用料、雕工和构图都已大不如前了,因此这件玉佩应该是乾嘉之间的民用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