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潮港中心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Google Earth下的芦潮港中心站

2004年2月29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和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上海,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商谈了加快上海铁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取得了共识,并就浦东铁路及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事项达成了纪要。根据纪要,铁道部作了《关于新建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浦东铁路南段和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于2005年12月4日正式开通运营,达到了与洋山港同步建设、同步开通、同步运营的目标。

铁道部对铁路芦潮港站的要求是必须做到“一个实现、二个满足、一个加快”--实现上海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的快速集疏运,满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需要、满足对外贸易及城市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加快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因而,立足于洋山口岸配套的地位、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是铁路芦潮港站的正确定位和重要责任。

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铁道部全路18个中心站中第一个建成的,也是第一个建在港口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位于上海市规划建设中的浦东海港新城,紧邻物流园区,采用纵列式布置,2010年设计能力172万TEU,到发场设4股道,装卸场设4线束共8条装卸线,设有进出站门区、综合办公区、冷藏箱区、特种箱区、专用箱区、空箱及备用箱区、箱管区、装卸机械停车场以及集装箱清洗维修等场地。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班列转场为顺向作业,作业效率较高。装卸线按照具备发车条件设计,集装箱班列可从装卸场直接发出,而到达列车接入到达场后,再由机车顶送方式进入装卸场。

2006年,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运营后的第一年,完成铁路集疏运量仅有0.5万标准箱,只占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当年吞吐量323.6万标准箱的0.2%。2007年1~6月份,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集疏运量1.1万标准箱,占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270万标准箱的0.5%。

表1 2006年洋山保税港区集装箱集疏运方式运量和比例

公路 内支线 铁路 国际中转 合计

集疏运量(万TEU)220.4 85.7 0.5 17.0 323.6

比例(%) 78.0 26.6 0.2 5.2 100

截止2007年上半年,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经陆续开行了至合肥、南昌、苏州的班列。其中,合肥班列每周开行二至三次,南昌每周一列班列,苏州每周一列班列,并着手准备试运行常州班列。公司对外经营的范围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积极发挥铁路长距离运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洋山保税港区与内陆地区的联系,为洋山保税港区吸引更多的货源

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问题

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港铁分离”问题

上海港的两个主要港区--外高桥港区和洋山保税港区的码头都没铁路集装箱装卸线,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现象也很少存在,国内大型沿海港口诸如青岛港、宁波港、大连港、深圳港的许多码头也都有铁路线进入码头。由于集装箱码头与铁路装卸线相分离,铁路到达的集装箱必须通过集卡短驳到码头,相反海铁联运进口集装箱需要从码头短驳到铁路车站装车发运,这样集装箱在洋山口岸中转就比在青岛、天津等港中转增加了两次装卸车和一次驳运作业,这不但增加了费用,延长了货物在港时间,而且对海铁联运运输组织、“一关三检”作业、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都带来不利影响。

中西部地区货源不足,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处于培育期

从内陆腹地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来看,铁路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2006年中西部地区18个省市自治区的外贸总额仅占我国外贸总额的7%,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这是导致中西部地区外贸集装箱货源较少的根本原因。在运输需求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再加上多个船公司经营,流向多个竞争性港口,以及外高桥港区的分流,市场运作又很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内陆各种运输方式的恶性竞争,使洋山口岸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在近期内难以形成较大规模。

铁路通道运能紧张,影响铁路运输服务的稳定性

目前,虽然浦东铁路运输能力存在较大的富余,但是上海地区对外铁路通道仅沪宁、沪杭两条双线铁路,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南、北方向所经铁路分别为:沪宁线-津浦线-陇海线、沪杭线-浙赣线,目前这些线路主要区段利用率接近或超过100%,运能处于全面饱和状态。

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滞后,五定班列组织困难

五定班列的开行直接影响海铁联运的吸引力,但从目前班列开行情况和实际调研来看,组织五定班列除了存在货源不足、组织困难和运行线紧张等因素外,铁路运输部门内在动力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2006年全路集装箱货运量仅占全路货运总量2.2%,集装箱运输不是铁路货运业务的重心;而全路国际集装箱发送量也仅占集装箱总发送量的27.8%,国际集装箱运输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在铁路运能紧张的情况下,铁路运输部门缺乏组织集装箱五定班列发展的内在动力,也给芦潮港集装箱中心开行五定班列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发展海铁联运的战略思路

根据洋山港年吞吐量2010年达到1000万TEU、2015年达到2000万TEU的目标,芦潮港中心站2010年海铁联运量目标是力争达到洋山港年吞吐量的1~2%,即10~20万标准箱;2015年力争达到5%,接近全国海铁联运平均水平,即年吞吐量100万标准箱。初步建成国际化、网络化、专业化的现代多式联运企业。

“十一五”期间基于华东铁路能力的限制,要转机制,打基础,练内功,搞建设,创造条件,稳步发展;“十一五”以后,随着华东铁路建设项目逐步完成,运输能力逐步释放,集装箱海铁联运的通道基本畅通,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将要逐步建成依托洋山、面向内陆腹地、服务长三角的物流中心。

表2 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运量发展目标

年份 2010 2015 2020

铁路集疏运港比例(%) 1% 5% 10%

铁路集装箱运量(万TEU) 10 100 200

-----Google Earth 地标---------------------------------------------------------------------------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kml xmlns="http://earth.google.com/kml/2.2">

<Document>

<name>上海芦潮港中心站.kml</name>

<Style id="sn_ylw-pushpin">

<IconStyle>

<scale>1.1</scale>

<Icon>

<href>http://maps.google.com/mapfiles/kml/pushpin/ylw-pushpin.png</href>

</Icon>

<hotSpot x="20" y="2" xunits="pixels" yunits="pixels"/>

</IconStyle>

</Style>

<StyleMap id="msn_ylw-pushpin">

<Pair>

<key>normal</key>

<styleUrl>#sn_ylw-pushpin</styleUrl>

</Pair>

<Pair>

<key>highlight</key>

<styleUrl>#sh_ylw-pushpin</styleUrl>

</Pair>

</StyleMap>

<Style id="sh_ylw-pushpin">

<IconStyle>

<scale>1.3</scale>

<Icon>

<href>http://maps.google.com/mapfiles/kml/pushpin/ylw-pushpin.png</href>

</Icon>

<hotSpot x="20" y="2" xunits="pixels" yunits="pixels"/>

</IconStyle>

</Style>

<Placemark>

<name>上海芦潮港中心站</name>

<LookAt>

<longitude>121.8592684085914</longitude>

<latitude>30.88080786985824</latitude>

<altitude>0</altitude>

<range>860.1398438107668</range>

<tilt>7.87894256009682e-014</tilt>

<heading>0.2010226117276259</heading>

<altitudeMode>relativeToGround</altitudeMode>

</LookAt>

<styleUrl>#msn_ylw-pushpin</styleUrl>

<Point>

<coordinates>121.8583635982213,30.88042299415858,0</coordinates>

</Point>

</Placemark>

</Document>

</kml>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