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作者:冯国超 主编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页数:381
开本:32
纸张:胶版纸
ISBN :9787801456861
包装:平装
定价:¥48.60
内容提要甄选《资治通鉴》的精彩篇章,分为战国争雄、天下一统、楚汉相争、大汉天下、三国鼎立、南北对峙、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八大部分,译成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白话文。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这部史学巨著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为读者打造一条读史明志、传承文明的彩色通道。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和愉快体验。
编辑推荐《资治通鉴》在千年的流行过程中,它的学术人才社会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入以来《资治通鉴》的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但质量较高 的却所见甚少,可谓“风毛麟角”。而相当一部分版本是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或断章取义,或妄如评注,贻误读者。
目录战国争雄
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
马陵之战
作法自毙
仁义之道
六国拜相
鸡鸣狗盗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奇货可居
荀子论兵
不韦相秦
谏逐客令
韩非之死
荆轲刺秦
天下一统
始皇建制
巡游全国
焚书坑儒
驾崩沙丘
胡亥篡位
大泽乡起义
李斯受戮
指鹿为马
昏君自尽
楚汉相争
约法三章
鸿门宴
胯下之辱
萧何月下追韩信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大汉天下(上)
诛杀功臣
清除诸吕
文帝继位
邓通获宠
七国之乱
独尊儒术
迷信方士
北击匈奴
出使西域
苏武牧羊
巫蛊之祸
大汉天下(下)
成帝好色
汉官飞燕
断袖之癖
王莽篡汉
倒莽义军
昆阳大捷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三国鼎立
董卓擅权
曹操起兵
桃园三结义
击杀董卓
辕门射戟
青梅煮酒论英雄
身在曹营心在汉
生子当如孙仲谋
官渡之战
汉中政权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挟天子以令诸侯
同根相煎
关羽走麦城
曹丕称帝
刘备登基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出师表
司马昭之心
竹林七贤
乐不思蜀
南北对峙
隋唐盛世(上)
隋唐盛世(中)
隋唐盛世(下)
五代十国
书摘商鞅变法
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年),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
七年(公元前362年),魏国在浍池将韩国和赵国的军队击败。
秦国魏国在少梁作战,魏国军队溃败而逃,公孙痤被俘。
卫国卫声公去世,其子卫成侯即位。
燕国燕桓公去世,其子燕文公即位。
秦国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即位。孝公当时已二十一岁了。当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河、泅水流域有十几个小国,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筑有长城,从郑县沿洛水到上郡,楚国自汉中向南占有巴、黔中等地。各国都把秦国当作夷族加以鄙视,不准其参加中原各诸侯的会盟。于是秦孝公立志奋发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让秦国强大起来。
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国都下令说:“当年我国的国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修德图治,向东平定晋国之乱,以黄河为国界,向西称霸于戎翟等族,占地广达千里,被周王赐封为伯,各诸侯都来祝贺,所开辟的基业非常宏伟。只是后来厉公、躁公、简公及出子造成国内动乱,才无力顾及外事。魏、赵、韩三国夺去了先王开辟的河西之地,这是无比的耻辱。献公即位,平定安抚边境,迁都至栎阳,准备向东征讨,收复穆公时的旧地,重修穆公时的政策法令。我想到先辈的未竞之志,常常痛心。宾客群臣中谁能献奇计使秦国强盛,我就封他做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了这道命令,便西行至秦国。
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的后裔,他非常爱好法家刑名之学。他在魏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了解他的才干,但还没有来得及提升他的官职。在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理?”公叔痤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后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了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许诺后告辞,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再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然后才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摇头说:“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杀我呢?”终究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公叔痤,果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病入膏肓,太可怜了。”公孙鞅到了秦国后,通过宠臣景监的介绍见到了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策略,孝公大喜过望,从此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十年(公元前359年),公孙鞅想变法改革,秦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