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简介〗上海特产嘉定黄草编织品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上海嘉定区的徐行乡是驰名中外的黄草之乡,所产的黄草光滑、柔软、坚韧,非常适合作为草编的原材料。用黄草编织而成的草编制品如草编包、草鞋等既美观大方,又轻巧适用,是上海的传统特产。[1]
黄草织品种类达20大类上千个品种。黄草编织的鞋轻巧实用,精美雅观,清代普列为贡品。清同治年间,形成了以徐行镇为中心的黄草编织区,成为本地农民一项主要的家庭手工业。
〖徐行黄草〗徐行黄草色泽淡雅,质地光滑坚韧,并能染色,用它编出的工艺品纹理清晰,细密匀称,松紧有度,平整光洁,并且门类多样,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民族特色。草编制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垫、拖鞋等等,充满乡土气息,兼具手工织品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实用价值,又是工艺制品,亦是自然环保产品。黄草编织堪称嘉定工艺美术制品一绝。
〖艺术特点〗嘉定黄草编织的编制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垫、拖鞋等等,充满乡土气息,兼具手工织品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实用价值。早在清代,嘉定黄草拖鞋便远销欧亚各国。现在,黄草由野生改为人工培育,质量更佳,近年推出仿古图案新产品,制作精巧,纹路细密,图案中人物、车马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巧夺天工,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上海著名的工艺品。
〖工艺流程〗去苋
晒干的黄草,将顶部的花苋剪去后留用。
开辟
由于黄草茎杆较粗,必须经过开辟,使其黄草茎杆变成2---4mm的细茎,作为编织的原材料。
染色
要编织出色彩缤纷的黄草织品,需对开辟好的黄草原材料进行染色,再用清水漂洗,随后晒干备用。
模具
编织不同的草编织品,一般需要选用相应的模具进行编织。按照形状,模具主要分为拖鞋模,茶杯模,提包模,果盒模等。按照材质,模具主要分为木模,竹模,泡沫塑料模等。
编织
不同的黄草织品,编织方法不同,一般需要经过起底,装模,编面,结口,缝边,装配件等步骤,才能最终编织成一件精美的草编织品。[3]
〖发展现状〗由于上海徐行草编制作过程是纯手工业,不能形成规模生产,经济效益低,经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原

来的编织手大都已转业。徐行草编是中国独有的手工艺品,尽管已有近千年历史,但由于黄草难于长期收藏保管,传承作品量较少。有代表性的草编作品只能看照片,效果大打折扣。以草编为生的手工艺人已凤毛麟角,目前仅剩一些农妇闲暇之余编织一些草鞋提包零星售,没有一个稳定的群体。由于嘉定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片黄草正在消失,徐行草编的原材料更加匮乏,亟待保护。徐行草编正面临着后继乏人和中断的濒危状态。[2]
〖美丽传说〗关于嘉定黄草编织,当地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相传,有一位聪明、美丽、善良却贫苦的姑娘,在即将出嫁的时候,连买一双鞋子的钱都没有。眼看就要光着脚过门了,姑娘心里非常难过。有一天,她放牛割草到村边的小河旁,默默流泪。相伴多年的老牛忽然用舌头舔她的脚,姑娘一看,原来老牛衔来一把黄草放在她的脚边。姑娘眼睛顿时亮起来。她用老牛衔来的黄草,编织了一双金光璀璨的草鞋。出嫁那天,她穿着这双草鞋到了婆家。这件事一下轰动了全村,全村的姑娘们都编织起草鞋来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首先用黄草编织草鞋的姑娘,把这个村改名为“蒲鞋村”,姑娘被尊之为“草编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