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

【定义】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特点】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手机媒体还具有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受众资源极其丰富,多媒体传播,私密性、整合性、同步和异步传播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等优势。
【发展】中国信息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手机影响力赶超广电媒体。从2000年到2006年10月底,固定电话用户由1.45亿户增加到3.71亿户,年均增长21%;移动电话用户由8500万户增加到4.49亿户,年均增长40%,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用户由3370万户增加到1.31亿户,年均增长32%,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的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分别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中国4.49亿手机用户相当于2005年全国日报发行量总和9660万份的4倍,相当于同期全国上网电脑总数的3倍多,和全国电视拥有户数基本持平。
在从无线短信服务到彩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前进和突破,以及无线网络的平台支持,让手机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
第一,短信服务的不断升级提高了短信内容的信息承载量;
第二,手机的便携性使得信息的送达率达到最大化;
第三,无线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保证和提升了传播终端用户的互动性。无线互联网是以手机为媒体终端建立的无线网络,随身性极强,相对于有线互联网络来说,它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
【问题】尽管受制于技术标准、政策、商业模式、终端等因素,手机媒体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媒体生态更加复杂,传播主体更加多元,用户分化更加明显,冲击舆论调控机制。手机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进一步弱化。
手机媒体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垃圾、信息安全、手机所固有的技术缺陷如屏幕小、电池不足等。
对手机媒体监管存在不少难点,诸如: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手机用户的海量性、跨地域传播带来的挑战、政策法规滞后等。在中国实行手机和网络实名制不切实际而且存在负效应。
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要学会运用手机媒体,特别是面对当今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运用手机这一最新媒体,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置议程,及时发布信息,努力占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对手机媒体的管理,要尊重手机媒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创新手机媒体管理的原则。在制定有关手机媒体的政策与法规时,要避免鸵鸟政策。政策制定与立法原则应该是顺应和促进手机媒体产业发展,规范与发展并重。
【与移动媒体的区别】在这里明确的是,手机媒体和移动并不是一个重合的概念,也不是一个谁属于谁的概念。手机媒体可以使彩铃、短信、彩信以及3G的视频播放、使用wifi进行视频点播等。而属于移动媒体的是3G的视频播放、使用wifi进行视频点播。而移动媒体又包括笔记本电脑、PSP、PDF等设备。
图书信息

书 名: 手机媒体
作者:朱海松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9月
ISBN: 9787807289364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手机媒体:手机媒介化的商业应用思维与原理》以信息化为背景,着重论述手机媒体化过程中的商业价值应用,以及全面讨论手机媒体在无线广告和无线营销应用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的通俗称谓。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将有八亿人拥有手机,这一客观事实将全面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作者简介朱海松,中国无线营销理论的开创者,手机媒体专家,中国体土广告营销实践经验、实用营销理论的总结者。
以其经典著作《麦肯的方法》、《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等为代表的“方法比知识重要”系列丛书,构筑了中国本土广告理论的基本架构.对中国本土广告营销实战操作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五媒体》一书划时代地为中国移动信息化行业应用创立了概念标准和基本应用思路;《无线营销》一书对目前中国正在兴起的移动信息行业应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其所提出的“41模型”是营销理论的创新;《无线广告》一书则向人们展现了将在中国展开的第五媒体行业应用的基本形式和标准。
图书目录序 第四种力量:中国历史上的五次信息革命
前言 第五媒体时代:人就是媒体!
第一章 深沉的理性,冷酷的客观
第二章 第五媒体的定义
第三章 营销的问题就是媒介的问题
第四章 短信网址永远是无线营销解决方案的应用之王
第五章 3G时代的终端拦截
第六章 无线广告的到达率就是有效到达率
第七章 无线广告的形式就是内容
第八章 没有理论的事实是模糊的
第九章 手机是超级媒体、万能终端
第十章 第五媒体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垄断”媒体
附1 《手机媒体自律公约》
附2 朱海松北大演讲:第五媒体时代
后记 我们都是爱斯基摩人
参考资料
……
手机媒体发展的瓶颈
当前手机媒体已经成了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但同时,它本身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
1手机硬件平台空间有限
目前中国移动的彩信和中国联通的彩E是运营手机媒体的平台。前者,中国移动彩信的理论容量为50K,文字加图片,一般SP规定的文字在2千字以内,手机作为媒体的存储容量也仅是刚刚可以满足需求。随着受众对信息传播的更高要求,手机媒体的硬件技术仍将面临艰巨的挑战。
2缺乏专业媒体从业人员
手机媒体是个综合媒体,它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的特点,涵盖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内容,因此对于手机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手机媒体的业务刚刚起步,往往都是临时拼凑的人员,缺乏对手机媒体的深入认识和操作经验,而少了这种综合性的媒体从业人员就为手机媒体真正发挥媒体功能增加了难度。因此应尽早建立健全手机媒体自己的采编系统和运作管理体系。
3手机广告业配套服务亟需解决
有人说,手机媒体的广告业是一块比短信肥得多的肥肉。而事实上,目前运营商们并不开放手机媒体广告业,因为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务经过百年磨练,它的经营有工商、税务等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职业培训,而作为刚刚起步的手机媒体广告业务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配套服务,运营商们宁愿承受经济损失,也不愿冒政策风险来经营手机媒体广告。
手机媒体的应用
手机媒体人性化传播的特点代表着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随着3G技术的普及,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手机搜索、手机游戏等新功能将出现更繁荣的市场。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矛盾,手机本身的局限和无线互联网发展不成熟限制了这些新功能的普及和应用。另外,手机垃圾信息的泛滥让人们反感至极:手机著作权问题让商家伤透了脑筋:手机偷拍使个人隐私时刻处在易遭侵犯的环境之中……这些问题和矛盾都阻碍着手机媒体的管理与发展。本文将通过行业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期望找出手机媒体发展的相关要素,以及解决这些手机带来的棘手问题,为政府在手机媒体与无线互联网的管理上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