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榆树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荷兰榆树病

Dutch elm disease

广布的致死性榆树真菌病。首先报导于荷兰,病原为榆梢枯长喙霉(Ceratocystis ulmi),可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亚洲传入欧洲。1930年始见于美国,并迅速蔓延至极易感染的美洲榆树(Ulmus americana)的生长区域,无法遏止。病树一个或多个枝条的叶片突然萎蔫,变为暗绿色至黄或褐色,卷曲且早落。因症状易与其他病害相混,必须进行实验室培养才能正确诊断。真菌能从病树透过自然接根蔓延到15公尺以外的健康树株。在地面上主要透过欧洲榆小蠹(Scolytus multistriatus,参阅bark beetle),其次由美洲的榆绒根小蠹(Hylurgopinus rufipes)传播。控制方法在于消除榆小蠹,铲除死树和弱树。每年一次于休眠期喷雾、树表涂刷持久性杀虫剂可大量杀灭小蠹虫,杀菌剂边材注射的保护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