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奥夫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英文:Benioff zones

位于海沟处平行于海沟的震源带。曾译作毕鸟夫带。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50 年代美国地震学家 H.贝尼奥夫进一步研究予以确定,故也称和达—贝尼奥夫带。 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震源深度0~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千米)。环太平洋贝尼奥夫带为全球地震活动强烈的震源带,除台湾以南至吕宋岛一线及南太平洋新不列颠、所罗门、新赫布里底群岛一线倾向大洋外,其余均倾向大陆。在太平洋东岸的贝尼奥夫带倾角不超过30°,西岸则达 45°或更大 。贝尼奥夫带标志着一条深大断裂带,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之下潜没消减的俯冲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