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槌键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楔槌键琴又叫击弦古钢琴,是古钢琴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早在1404年的一首名为《恋诗歌手的规则》的诗歌中就提到了它。1425年德国西北部一个叫名顿的地方,在祭坛背后的雕画中有它的图像。约1440年。在阿劳特的手稿及德国音乐家菲尔东的论著《音乐精义》里,有它的结构图示和说明。现存的最早的楔槌键琴,制造于1537年,保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另一架琴是1543由多美尼科制造,现存在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的乐器博物馆里。

最早的楔槌键琴音域有限,一般不超过二十个琴键,音量很弱。重击琴键时,由于琴弦震动幅度过大,造成琴弦过大的张力,导致琴弦发音不准。此外,击弦古钢琴的琴弦较短,音域无法扩张,因此,演奏者多半只需用三个手指来演奏。但是,由于它自身特有的构造和发声原理,使得楔槌键琴具备独特的音响效果和演奏特色。但是,又由于击弦发音的特点,使得手指触键的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锲槌敲击的力度,所以,使得楔槌键琴即使在弱力度的音响范围内也具有非常丰富的强弱变化。楔槌键琴主要是作为一种音乐教学和学习用的乐器。它具有金属般的音色.在声音的变化上具有多样性,同时,可以非常容易地弹奏出如歌的效果。由于楔槌键琴的音调变化多,许多作曲家发现它对于亲切的室内乐是一种得体的乐器。楔槌键琴适于演奏序曲、奏鸣曲、托卡塔和组曲。J.S.巴赫于1723年创作的二部和三部《创意曲集》,便是能够体现楔槌键琴演奏风格的重要文献。人们在演奏中对歌唱风格的强调以及对力度细微变化的要求,推动了楔槌键琴曲目的创作。适于楔槌键琴演奏的曲目,在结构上通常是两段体;类型上以歌曲改编曲、小型舞曲、田园曲、回旋曲和练习曲居多;在情绪和风格上强调甜美和柔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