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高压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赤道,太阳光照强,空气受热膨胀后就会上升,这样空气就减少了,空气减少,气压就会降低,于是形成低压带。

北极,太阳光照少,空气受冷于是下沉,这样空气就增多了,空气增多,气圧就会上升,于是形成高气圧带。

赤道空气受热膨胀后上升,升到了一定高度后力量自然就减弱了,到北纬30度时,这里的太阳光照没有赤道那里的强了,空气遇冷而下沉,空气下沉,气圧自然升高,于是形成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与极地高气圧之间由于气温的不一样,还是存在一个气压梯度(就是一个气温差),只要存在气圧梯度,空气又会自然流动,当副热带高气压与极地高气圧的空气相遇时,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于是又形成了一个上升气流,空气上升,空气就减少,气圧自然降低。于是就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

冷暖流在这里相遇,暖流上升,分别流向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低气压带,寒流自然就沉积在极地了。

在此要说明的是,气圧和气温是二个不同的概念,低气压不等于低气温。

可以这样来总结:

空气受热→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

空气受冷→下降→空气增多→气压升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