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长镇位于贵州南大门----独山县东南部,距县城19公里,距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县城54公里,世界遗产地----荔波县城60公里,距贵新高等级公路独山匝道口20公里,独荔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全镇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1253人,国土面积17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0000亩,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平均海拔950米,全镇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旅游、水利、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贵州高原无公害生产基地----基长镇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镇。全镇年平均种植西红柿、皱皮辣椒、茄瓜、菜豆等无公害蔬菜近35000亩,产品远销粤、桂、闽、港等省市,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
矿产资源主要以锑、铁等有色金属为主,水利开发主要以洋蒙河梯级水力综合开发为主。
基长镇文化底蕴丰富,是贵州南部花灯的主要发源地,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莫家大歌、花灯戏“打头台”等原生态民间艺术,在中央电视台“九洲戏苑”向世界和全国各族人民,展示了基长镇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传统民族文化的风采。基长镇共有280个村民小组,就有270支花灯队,成了独山花灯艺术的核心地带,因此,独山花灯在该镇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唱花灯、跳花灯成了男女老少自娱自乐、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2003年该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其中该镇的阳地村是独山第三届花灯艺术节演出地之一。阳地村位于独秀峰山脚下,寨子依山傍水,古桥、古树、古祠堂,古老的布依族居民和古朴的布依族习俗及花灯歌舞,是众多布依族山寨的村落之一。目前,阳地花灯寨成了人们集观赏花灯、休闲垂钓、民族历史研究于一体的民族村寨。
基长镇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强化管理,已获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优质番茄之乡”,2008年获供港蔬菜生产基地备案,下步继续加大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规范管理,以市场为导向,组织适销对路的蔬菜生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