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欧阳询 书,中国书籍出版社 编
ISBN:10位[7506801035] 13位[9787506801034]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1
定价:¥4.50 元
内容提要
练习书法,向碑始学习是必以途径。学习碑帖,一是读帖,二是写帖,二者可以反交替。读帖是通过阅读字帖而辨识其笔画、结构及章法,是为了写帖时代腹稿、作准备;而写帖又分临写与摹写,能称临摹。临摹字帖就是临摹字的笔画、结构与章法。 临帖要先对照字帖临写,称为对临;对临熟练以后,可以不看字帖而全凭记忆写出字帖中的字来,称为背临,背临熟练了,则可以表示对该帖的学习告一段落了。 摹帖有三种方法:一是描红,二是映写,三是勾写。 建议学碑帖者应将读帖与临摹结合起来。且可将临帖与摹帖结合起来,可以用临帖——摹帖——临帖三步法反复练习,即第一步将字帖先对临一遍;第二步将同一字帖描摹一遍,可以发现第一步对临时的误差;第三步将同一字帖再对一遍,以便将第二步描摹时发现的第一次临写时的误差纠正过来,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书效率很有帮助。
内容简要:墨迹本,无款。行书。首尾百余行,前后千余字。此帖也是流传有绪的名帖之一。此帖曾归宋王诜所有,其后经贾似道等收藏,明代入项元汴天籁阁,清乾隆初归安岐所有,并摹勒上石。后入清内府。经浦仪带出清宫,成为“东北货”。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帖自始至终一丝不苟。每一字之落笔,由牵丝中可见,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书《千字文》,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一为蔡襄题识过的《草书千字文》,一为南宋初期扬无咎藏的《楷书千字文》,一为现存的这本千字文。
帖后仅存王诜跋:“东坡云,欧阳率更书非托于偏险,无所措其奇。其末流遂至李国主辈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仆非唯爱此评,又爱其笔札瑰伟,遂白主人而取之。主人自有好事之病,怜我病更甚,故取之而不拒之也。晋卿书。”
按:此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与欧字所具备的特征都是极为相近的。其中“书”字误书为“画”,而李渊的“渊”字缺笔以避讳。据陈垣《史讳举例》考证,唐碑之中避讳缺笔的,最早见之于高宗乾封元年赠《泰师孔宣碑》。杨仁恺断定此帖为欧阳询早年所书,那就更没有必要避“渊”字讳。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在提到本帖时,曾指出,黄伯思《东观徐论》卷上论虞书千字文时说过:“世有欧(阳)率更行书《千文》一卷,乃是集其字为之者。”
作者简介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欧阳询其书力健而墨圆,风骨凛凛,特辟门径、独步一时,自成一家。传世佳作很多,我们在此所选的都是他的精品,以供书法爱好者鉴赏和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