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奥运支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介绍

奥运支线是地铁8号线的一部分,在奥运会后将向南北延伸,北至回龙观地区,南至美术馆一带。先期开通的一期工程线路全长5.91公里,共设四座车站,从南向北分别为北土城站、奥林匹克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和森林公园南门站,全部为地下车站,于2008年7月19日14时开通,实行空载试运行。“这条线每座车站的装修,都强调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奥运支线项目负责人表示。

北京地铁奥运支线位于北京市南北中轴线下,奥林匹克中心区内,全线共设4座车站,目前每班车运行的间隔时间为3分30秒。奥运支线是惟一直接进入奥运中心区的地铁线路。今天共有6辆地铁列车投入奥运支线的运营中。其中每列6节车厢,采用“3动3拖”的动力,即3节携带动力的车厢与3节拖车车厢相间,“比起原来的地铁列车,这样的设计让启动和停车都更平稳。”今天驾驶首趟奥运支线的地铁列车司机刘磊说道。

除了运行更平稳外,奥运支线的车型比以往的地铁列车有了更多的优点。每节车厢都有8个液晶电视,奥运会期间将直播奥运比赛。采用西门子信息系统的列车在停靠站上也是更为精确。

据了解,奥运支线在奥运会前暂不对公众开放,而持有奥运比赛门票的乘客可在比赛当日持票乘坐。

2008年10月8日,奥运支线正式对公众开放。

全程四站森林公园南门站

在森林公园南门站,2000多平方米的站厅内,32根1.8米高的白色圆柱都被巧妙装饰为参天大树,中间天花板则为交错在一起的树枝,照明灯就藏在不规则的菱形“树枝”缝隙中,好似阳光穿过森林射入站厅。

奥林匹克公园站

建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附近的奥林匹克公园站,整体设计风格就是“水元素”。站台层的吊顶采用水泡元素的形状进行变形设计,站台屏蔽门都统一印上了海星、热带鱼、珊瑚等海洋动物图案,这令“水世界”充满趣味性与艺术性。

奥林匹克中心站

靠近奥运主场馆的奥林匹克中心站,贯穿车站的设计主题是“运动”。车站出入口字母标识“A、B、C、D”被各种抽象的蓝色运动小人儿包围,站厅内蓝色大方柱柱身上布满抽象运动小人儿。

北土城站

作为奥运支线的起点站和与10号线换乘点的北土城站,站台大立柱披上了变化多姿的青花瓷图案,别具古典风格。“青花瓷图案是印在搪瓷钢板上,用800多摄氏度高温烧成。”工作人员介绍。再看屏蔽门上,也印满各种充满中国古典元素的图案,梅花、兰花、中国结、龙、古人赛龙舟等,美不胜收。

北土城站地下一层为换乘大厅,10号线站台位于地下二层,地下三层为奥运支线站台。奥运会期间,这个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将远远超过10万人,因此北土城站共设有6个进、出口,观众需要先到地面接受安检,然后从两个专用入口进入奥运支线前往主场馆。

试运行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天纪念日。当天上午,100名在北京学习的四川绵竹灾区学生成为地铁8号奥运支线安全试车的首批乘客,他们手拿奥运“福娃”乘坐奥运支线,游览即将开通的北土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森林公园南门站,提前体验奥运支线的服务。

实行空载运行暂时不载客刚开通的奥运支线,依旧披着神秘的面纱,按照北京地铁方面说法,奥运支线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不载客,实行空载运行。奥运期间,奥运支线允许持有当日、当次体育赛事门票的市民和与奥运会相关的运动员、志愿者、媒体等工作人员免费乘坐。普通市民仍不能乘坐奥运支线。因此尽管10号线与奥运支线有换乘站,但昨日乘客并不能换乘奥运支线进入奥运村。奥运期间获准进入奥运村的特殊乘客们届时需要在10号线北土城站下车,上到地面进行安检,之后可以换乘奥运支线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而散场的时候,乘客并不需要再次安检,就能顺利换乘10号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