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赋
【作者】
扬雄
(53B.C.-18A.D.),字子云,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思想家,在哲学史上留有《太玄》、《法言》,在语言文学学史上留下巨著《方言》,在文学史上也有《反离骚》、《太玄赋》、《解嘲》、《解难》以及《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四大赋等传世,其大赋风格仿司马相如居多,《太玄赋》则风格独异。
【正文】
观大易之损益兮,览老氏之倚伏。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徼徼著乎日月兮,何俗圣之暗烛?岂 宠以冒灾兮,将噬脐之不及。若飘风不终朝兮,骤雨不终日。雷隐隐而辄息兮,火犹炽而速灭。自夫物有盛衰兮,况人事之所极?奚贪婪于富贵兮,迄丧躬而危族。丰盈祸所 兮,名誉怨所集。薰以芳而致烧兮,膏含肥而见 。翠羽微而殃身兮,蚌含珠而擘裂。圣作典以济时兮,驱蒸民而入甲。张仁义以为纲兮,怀忠贞以矫俗。指尊选以诱世兮,疾身殁而名灭。岂若师由聃兮,执玄静于中谷。纳焉禄于江淮兮,揖松乔于华岳。升昆仑以散发兮,踞弱水而濯足。朝发轫于流沙兮,夕翱翔于碣石。忽万里而一顿兮,过列仙以托宿。役青要以承戈兮,舞冯夷以作乐。所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茹芝英以御饥兮,饮玉醴以解渴。排阊阖以窥天庭兮,骑 以踟蹰。载羡门与俪游兮,永览周乎八极。
乱曰:甘饵含毒,难数尝兮。麟而可羁,近犬羊兮。鸾凤高翔,戾青云兮。不挂网罗,固足珍兮。斯错位极,离大戮兮。屈子慕清,葬鱼腹兮。伯姬曜名,焚厥身兮。孤竹二子,饿首山兮。断迹属娄,何足称兮。辟斯数子,智若渊兮。我异于此,执太玄兮。荡然肆志,不拘挛兮。
【简注与简介】
(jiǎo):明。 (kài):贪。辄(zhé):总是。 (qī):居。 (rè, ròu):燃,烧。 (méi):古美字。擘(bāi):掰开。殁(mò):亡。 (yān)、禄:神仙名,分居江淮。(zhuó):洗。 (tuō):寄。醴(lǐ):甜酒。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 (xīng):红色马; (guī):浅黑色马。踟蹰(chí chú):犹豫徘徊。羁(jī):束缚。
【赏析】
这是一首咏志抒怀之哲理赋,通过感叹贪富贵将致丧身危族、积财名将致祸怨缠绕,以鸟羽美殃身、今珠遭擘为喻,希图求道纳静、自由自在,歌舞闲适、与仙同乐。而后以屈原投河、伯姬焚身、孤竹二子饿死首阳山等典故强调自己独执《太玄》以荡然肆志。全赋表现出超脱避世的道家思想,但也隐含儒者气质,可以说是扬雄阳道阴儒思想的表征。
此赋亦言志亦抒情,实为上承楚骚、下开抒情小赋之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