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起义遗址五间茅草屋西北80米高的小山上,天福山起义纪念塔伟岸耸立,气贯长虹。塔高12、24米,用材为花岗岩、大理石,建于1973年。“天福山起义纪念塔”为郭沫若题书。塔身阳面阴刻仿毛泽东手迹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瞻仰巍巍高塔,俯看矮矮茅屋,斯言诚哉!

英烈不朽,丰碑永垂。理棋同志率部从天福山西进,一路所向披靡,不幸于攻打牟平雷神庙之役为国捐躯,其部下也多有牺牲。天福山起义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的林一山,此后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战功显赫。解放后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和长江流域规划,其中包括葛洲坝、三峡工程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天福山起义的文登籍骨干刘仲华、张玉华、刘汉、张序芝等,解放后都成为我军将领,担任军中要职。1962年8月26日,郭沫若亲临天福山起义发祥地,灵感成诗句--- -----

天福英雄是理棋,献身革命国忘私。

当年猛打雷神庙,今日高标星宿旗。

万代东风吹海陆,一方化雨仰宗师。

文登多少佳儿女,接力还须步伐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