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虫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夜光虫属(Noctiluca)是原生动物门(Protozoa)、肉鞭动物亚门(Sarcomastigophora)、鞭毛总纲(Mastigophora)、植鞭毛纲(Phytomastigophorea)、腰鞭目(Dinoflagellida)、夜光虫科(Noctilucidae)的一属。通称夜光虫。夜光虫在世界各大陆沿海均有分布,是沿岸低盐种,中国近海数量很多。

形态特征夜光虫大小一般500~1000微米,但小者仅有200微米,最大的可达3毫米。体呈球形,两侧对称,具一层厚表膜。口缘标志出身体中线,胞口在口缘基部。有1个自胞口区生出的触手和1根短的纵鞭毛;触手的缓慢运动使虫体在水中旋转并捕获食物;鞭毛细小,能摆动帮助摄食。细胞质线由中央原生质块生出、分枝而又吻合、横贯于原生质之间并与身体周围相连。细胞质线之间有半液状细胞质液,此液pH值为3,含有铵盐类,其密度低于海水,因此虫体的比重轻于海水。细胞质无色或同色,有时在体中央呈黄色。细胞质内有大量液泡和发光颗粒。当虫体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发出闪光。

生活习性夜光虫营全动物营养,可吞食大至桡足类幼虫大小的任何浮游动物。

繁殖夜光虫繁殖方式为二分裂和复分裂,以出芽方式产生蜂涌子(同形配子)以进行有性生殖。在不同海区繁殖盛期的月份不一致,5~6月间数量高峰的出现次数较多。在密集区每平方米可达到250个以上。在南海,夜光虫的繁殖在冬季最盛,密集区可达每平方米万个以上。

危害夜光虫是重要的海洋原生动物。环境适宜时能大量繁殖。如过度密集,可形成赤潮,因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而导致鱼虾死亡。[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