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蓬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蓬乡位于四川营山县东北部,距县城50公里,幅员面积26.22平方公里,北邻仪陇。辖11个村,79个农业合作社,9340人。深丘低山地貌,山林繁茂,果木丰富,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玉米、红苕、小麦、油菜、花生、烟叶、药材等各种粮经作物种植。

太蓬山——蜀北名山,奇峰罗列,云缭雾绕,状如海中蓬莱;山上有正殿、药楼、古建筑、石建筑、石刻、摩崖造像等文物古迹;洞府幽深,松茂林秀;朝拜者,络绎不绝;旅游者,接踵而至;清嘉庆年间,发生的“白莲教会战”,1933年许世友将军于此指挥的“营渠战役”,使名山更具文化底蕴。

干旱给全乡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为了战胜旱灾,现已修山平塘21口,石河堰13处;蓄水池485口,人工井853口,基本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的困难。

近年来,全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提高,发展了以生猪为龙头的骨干产业,人均出栏肉猪1.3头。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现已办四家初具规模的酒厂。年劳务输出2100人次,创收入300万元,乡镇企业收入达340万元。通讯、交通、“普九”建设已见成效,程控电话村村社社通。

[1]乡内的太蓬山是有名的佛教胜地,海拔落差420米,幅员面积6.56平方公理,气侯宜人,平均气温在15度,独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奇特的小气侯,形成低海拔的云雾,云海,日出和佛光等气象景观。太蓬山地处川东北地区中部,连接“元帅故里”和“三国文化”旅游线的中心位置,是川北千年佛教圣地,具有完善川东北旅游结构作用。隋唐以来,太蓬山在《中国历史地图册》上早有此山标记,素称“蜀北名山”。山中多古迹幽洞、如景福寺、天子读书台、朝阳洞、透明岩、舍利塔、花园洞、桃花园、迎客松等。透明岩环壁有摩岩造像56龛,石刻70幅,山洞16个,千姿百态,雕艺精湛。诗文题刻,触目皆是。洞洞传奇,一洞一典,想象丰富,妙趣横生。《安禄山石刻》成为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研究贵妃终老之地唯一石刻,是一块极为珍贵的历史瑰宝,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和研究价值。景福寺是千年佛教圣地,始建于唐昭宗景福年间(公元882年)占地40亩,僧众云集,楼阁寺院,屡经废兴。朝山拜佛,络绎不绝。旅游者,接蹭而至。朝阳洞,洞高丈余,呈园形,面朝东方,可容数百人,古称朝阳洞,传道教祖师李耳在此修炼成功。1933年“营渠战役”中,曾作为红九军弹药库和粮仓,洞前有红九军政治部造址。还留红军战壕,磨刀石印,红军碑文等革命遗迹。太蓬山集古、雅、幽、奇、趣、峻、禅为一体,既神奇又质朴,是古朴,亲和的自然美和人工造物的雕塑美的结合体。山水相依,民间轶闻,神话传说离奇,千年古刹,互相映衬,形成石刻。宗教、文化、山体三景较突出的特有景观。其特征可概括为“古”、“奇”、“秀”。风景资源具有4A级风景名胜区价值,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太蓬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8525

4487

4038

家庭户户数

2264

家庭户总人口(总)

8417

家庭户男

4411

家庭户女

4006

0-14岁(总)

2083

0-14岁男

1115

0-14岁女

968

15-64岁(总)

5604

15-64岁男

2949

15-64岁女

2655

65岁及以上(总)

838

65岁及以上男

423

65岁及以上女

41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437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