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文池 主编
ISBN:10位[7801877985] 13位[9787801877987]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1
定价:¥29.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十四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并蓄,可谓思想的精粹、智慧的集锦。
在浮华之风日盛的今日社会,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在北大听讲座》作为讲座系列的品牌,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和品位,尽可能地还原讲座的原貌,将讲座奉献给广大有追求有担当的人群。在第十四辑中,我们从最近的众多讲座中挑选出一些精品,从多个角度反应北大讲座的文化情怀,国事关切和学术热点,这不仅是对北大学术资源的一种珍视,也是对读者不懈支持的回馈。我们希望能够借本书将北大的精神、氛围传达开来,让更多的读者能够与北大学生共享这份难得的喜悦。
编辑推荐
汇集时代的思想,探寻人生的意义!
思想乃是幸福至关重要的因素。——索福克勒斯
愚昧无知的生活比死亡还要可怕。——《圣经外传》
听刘心武解密“红楼”疑云;随“百家讲坛”破解“清十二帝疑案”;考古中国、解秘中国、探索发现……央视10套权威纪录片全收录,别错过!
目录
国事点评
战后六十年日本人的中国观
非常眼光解读《反分裂国家法》
印度宗教与现代化
“9·11”之后的欧洲社会政策与中国新移民
文化游走
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中的真、善、美
希伯来《圣经》和儒家文学经典化之比较
由《周易》看象的文化符号学
“家”的寓言与“铁屋子”的故事
——论中国电影的一个原型结构
文化认同与欧洲的一体化
学术精研
二十一世纪中国民法
从外国直接投资解读中国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展望
侵权损害赔偿的制度功能与因果关系
书摘
书摘
各位同学:
大家好!(掌声)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战后六十年日本人的中国观》。这个题目具有很大的尖锐性。
从文明史的立场上说,中国与作为自己近邻的日本已经具有了2000年以上的生存联系。日本从亚洲大陆文明特别是从中华文明中获得过滋养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极大养料。作为“东亚文明圈”的一个重要成员,日本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日本的近代文明进程的历史,在将近一个世纪中,是与侵略和掠夺它的邻国同步的。虽然从20世纪的中期以来,这种“近代性疯狂”已经得到了沉重的打击和遏止。但是,统治日本的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时时以“国家主义”和“皇国主义”挑战人类文明的进步,造成东亚文化圈内各国,当然包括中国在内,与日本的关系在许多层面上险象环生,甚至冰天雪地。但是,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和未来又昭示我们,创造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拓展中目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推进合作,在合作中建立友好,这无论是对于世界还是对于东亚,都是完全必要的。
我本人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立场,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一直关注着当代日本社会文化思潮状态,特别关注其中的“中国观念”的状态。各位要知道,由于中国和日本的漫长的历史关系和复杂的利益关系,从古代到现在,日本在处理它自身在政治层面到文化层面的诸多问题时,始终有一个如何处置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这关系到日本自身的命运。我想与大家讨论的正是这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即日本战败以来,正好满了六十年,一个“甲子”周期。在这样一个大周期中,日本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呢?我今天只是站在一个文化研究者的立场上谈论我个人所能接触到的日本,我所体验到、观察到的日本,当然也有我在文献上所读到的日本,从中归纳出来日本人对于中国的观念。这个观念只是作为各位自身对于这个历史时代“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这样一个宏大题目的参考,或者作为各位自身思考的思维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特殊的原因,我个人对日本的接触很多。从1974年到现在,我访问过日本大约有37或38次,我在日本的文部省的研究机构中担任过2年的学术专家,在日本的一些大学中担任过客座教授,对他们的财政预决算、教师的职称提升、学术规划等也都投过票,前后加起来大概有近7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研究东亚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就逐渐形成了我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