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蜂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熊蜂

分类地位熊蜂属(Bombus;bumble bee)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膜翅目、蜜蜂总科、蜜蜂科的1属。该属昆虫通称熊蜂。

种属分布该属已知300余种,除南极洲外,各洲都有分布,广泛分布于寒带、温带,其中温带地区较多。中国的熊蜂不少于150种,分布极广。在新疆和东北地区,熊蜂种类极为丰富,新疆有典型的草原荒漠种松熊蜂,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有典型的针叶林种藓状熊蜂和森林草原种乌苏黑熊蜂。在青海、西藏以及四川和云南的西北部山区,熊蜂种类亦丰,青藏高原有典型的高山种猛熊蜂,云南、四川有喜温的种类鸣熊蜂,但中国南方和西南方的平原上熊蜂很少。

形态特征

熊蜂外形似蜜蜂,但唇基隆起;颚眼距明显;第1亚缘室被斜脉分割;雌蜂和工蜂后胫具花粉篮,胫节外侧光滑,边缘具长毛;雄蜂阳茎基腹铗和刺缘突突出或明显超过生殖突基节。熊蜂个体大,寿命长,浑身绒毛,有较长的吻,对一些深冠管花朵的授粉特别有效。

生活习性熊蜂与蜜蜂同属于社会性昆虫,其进化程度处于从独居蜂到半社会性蜜蜂的中间阶段。职能有分工,分雌蜂、雄蜂和工蜂。大多数种类一年1代。一个蜂群只有1个雌蜂。以雌蜂越冬。春暖花开时,越冬的雌蜂开始活动——寻找建筑蜂房的地点、采粉、繁殖等。工蜂羽化以后,立即清理巢房、储备蜂粮、调节巢房温度以及与雌蜂共同照料子蜂。雄蜂出现较晚,专司交配,交配后几天即死亡。

熊蜂具有旺盛的采集力,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对低温、低光密度适应力强,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熊蜂可以继续在田间采集。而且,熊蜂不像蜜蜂那样具有灵敏的信息交流系统,它能专心地在温室内作物上采集授粉而不去碰撞或从通气孔飞出去。

价值意义

熊蜂是益虫,对于农林作物、牧草、中草药以及野生植物的传粉起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牧草的传粉效果显著。有些国家为了提高牧草的产量,已经开始人工繁殖熊蜂。

熊蜂是温室中比蜜蜂更为理想的授粉昆虫,尤其为温室内蜜蜂不爱采集的具有特殊气味的番茄授粉,效果更加显著,增产幅度高达30%以上。用熊蜂给温室蔬菜授粉,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菜品质,减少畸形果菜的比率,解决运用化学授粉所带来的激素污染等问题。

熊蜂是自然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指标动物,对于动物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均有一定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