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镇概况
姑孰城为马鞍山当涂县治所在地,即今天的当涂县城,是安徽历史最久的古城之一,因城南姑孰溪而名。其东依白纻山、西濒长江,南临姑溪河,北枕黄山。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3平方公里。城西有205国道和宁(南京)铜(铜陵)铁路穿城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城垣始末
“姑孰”作为城名最早见于东晋,但其 “肇筑于孙吴黄武年间(222-228)”历代县志均载:城之奠基有“黄武”二字。东晋兴宁二年(364),大司马桓温镇姑孰,重建姑孰城,并于城北建子城。隋开皇九年(589)迁侨置当涂县治于姑孰城,从此,姑孰城不仅作为历代当涂县治所在,还曾为宋太平州,元太平路,明、清太平府附廓。
南唐保大三年(945)县城扩建,南跨姑溪河至三里店,东连凌家山,城垣高三丈围十五里。南宋建炎三年(1129),知州郭伟鉴于城区跨河不便守御,弃姑溪河于城外,城区“减旧三分之一”。其后始开挖护城河,增南北水关引水,并建五门城楼,明清两代又进行多次改进加固。据说《乾隆十五年当涂县志》记载,当时的姑孰城已修成高三丈六尺、围9里19步的砖石城垣,设城堞1850个,警铺5所,四隅建有敌楼,开城门6道:东为行春门、西为澄江门、北为清源门,城南临姑孰溪,自东向西分别为龙津门、南津门和湖孰门。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入城后拆城墙砖石,运至金柱关改筑军事工事“天保城”。同治三年(1864)清军又将天保城砖石运往金陵城,修固城池。至抗日战争前,旧城墙尚存两座残破的城门,当涂沦陷后,为防止日军盘踞,始将其全部拆除。姑孰县城巍然壮观的古城垣虽已不存在,但城东、西、北三面,总长4公里、宽近百米的护城河却风采依旧,其保存完好程度,在全国已不多见的。
2、城区供水
姑孰城是一座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城,其最大特色是城内建有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明万历年间,城内开挖四条市河,东西、南北走向各二,分别位于今天县城内的西街道农贸市场下(南北向)、玉带河、 市河上架“庆城”、“金城”等拱桥17座,方便居民出入。市河由东关、南关、西关引护城河之水入城,再由北关出水,而护城河则通过城东南的新坝、城北梅庄闸与姑孰溪、长江相通,实现了外河、城河、市河的连接,以及净水的引入和污水的排出。市民依河而居,彻底解决了姑孰城内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难。这种整体的城池供水循环系统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3、城区格局(清代)
姑孰城自隋开皇九年(589)以来,至1956年11月一直是马鞍山地区行政、文化、经济、军事的中心,所以姑孰城的城池功能完善、格局科学合理,是中国古代城池的缩影。现以清代姑孰城的格局作一介绍。
当时城内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文昌宫、太平府署、当涂县署、府县学宫、试院、都察院、建阳卫指挥使署等,另有城隍庙、化城寺、玄庙观、南禅寺等寺庙观院30余座。主要街道有4条,分别是:自府衙前至南津门约2里长的东街;自清源门至湖孰门约4里长的西街;自行春门至澄江门约4里长的十字街,同治四年(1865),清军在十字街中段设长江水师提督衙门,十字街中段遂改称提署路;自张家桥至向化桥的儒林街。街宽一般6-8米,呈“井”字形布局。在东西街、两侧及马军寨,有东西走向的小巷50余条,巷内多为青砖小瓦平房,为主要居民居住区。商贸方面,主要集中于上下浮桥两岸埠头及沿河南寺巷一带,这里除有著名的东西当铺外,又有众多店铺,形成东市、西市,有专门从事柴草、米粮交易的街坊,即今柴巷、米巷。城中横贯东西的提署街北侧多为行政机关,如太平府署、都察院、长江水师提督署、建阳卫指挥使署等等。城东南为文化教育中心,大成殿、文昌宫、府县学宫、安徽提督学政署多集中于此。城东和城北多驻军,有东营、南营和马军寨等。
当涂县姑孰镇地处马鞍山、芜湖、南京城市群中,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沪铜、皖赣铁路、马芜高速、205国道314省道纵横境内,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系当涂县县城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人口13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城区古称姑孰,三国黄武年间筑城,历史悠久,为六朝古都金陵门户。境内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诸多,文化底蕴深厚。修建于晋代的黄山塔和明代的金柱塔是镶嵌于姑孰境内的两颗明珠。兴建于唐代的甑山禅林香火旺盛,甑山休闲山庄等一批旅游开发项目正在兴建。姑孰镇自古以来就以“鱼米之乡”著称,境内盛产水稻、油料、葡萄、西瓜、螃蟹、鱼类等农副产品,关马西瓜远近闻名,甜润大米远销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近几年来,姑孰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当涂县---姑孰城
姑孰城为马鞍山当涂县治所在地,即今天的当涂县城,是安徽历史最久的古城之一,因城南姑孰溪而名。其东依白纻山、西濒长江,南临姑溪河,北枕黄山。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3平方公里。城西有205国道和宁(南京)铜(铜陵)铁路穿城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城垣始末
“姑孰”作为城名最早见于东晋,但其 “肇筑于孙吴黄武年间(222-228)”历代县志均载:城之奠基有“黄武”二字。东晋兴宁二年(364),大司马桓温镇姑孰,重建姑孰城,并于城北建子城。隋开皇九年(589)迁侨置当涂县治于姑孰城,从此,姑孰城不仅作为历代当涂县治所在,还曾为宋太平州,元太平路,明、清太平府附廓。
南唐保大三年(945)县城扩建,南跨姑溪河至三里店,东连凌家山,城垣高三丈围十五里。南宋建炎三年(1129),知州郭伟鉴于城区跨河不便守御,弃姑溪河于城外,城区“减旧三分之一”。其后始开挖护城河,增南北水关引水,并建五门城楼,明清两代又进行多次改进加固。据说《乾隆十五年当涂县志》记载,当时的姑孰城已修成高三丈六尺、围9里19步的砖石城垣,设城堞1850个,警铺5所,四隅建有敌楼,开城门6道:东为行春门、西为澄江门、北为清源门,城南临姑孰溪,自东向西分别为龙津门、南津门和湖孰门。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入城后拆城墙砖石,运至金柱关改筑军事工事“天保城”。同治三年(1864)清军又将天保城砖石运往金陵城,修固城池。至抗日战争前,旧城墙尚存两座残破的城门,当涂沦陷后,为防止日军盘踞,始将其全部拆除。姑孰县城巍然壮观的古城垣虽已不存在,但城东、西、北三面,总长4公里、宽近百米的护城河却风采依旧,其保存完好程度,在全国已不多见的。
2、城区供水
姑孰城是一座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城,其最大特色是城内建有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明万历年间,城内开挖四条市河,东西、南北走向各二,分别位于今天县城内的西街道农贸市场下(南北向)、玉带河、 市河上架“庆城”、“金城”等拱桥17座,方便居民出入。市河由东关、南关、西关引护城河之水入城,再由北关出水,而护城河则通过城东南的新坝、城北梅庄闸与姑孰溪、长江相通,实现了外河、城河、市河的连接,以及净水的引入和污水的排出。市民依河而居,彻底解决了姑孰城内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难。这种整体的城池供水循环系统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3、城区格局(清代)
姑孰城自隋开皇九年(589)以来,至1956年11月一直是马鞍山地区行政、文化、经济、军事的中心,所以姑孰城的城池功能完善、格局科学合理,是中国古代城池的缩影。现以清代姑孰城的格局作一介绍。
当时城内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文昌宫、太平府署、当涂县署、府县学宫、试院、都察院、建阳卫指挥使署等,另有城隍庙、化城寺、玄庙观、南禅寺等寺庙观院30余座。主要街道有4条,分别是:自府衙前至南津门约2里长的东街;自清源门至湖孰门约4里长的西街;自行春门至澄江门约4里长的十字街,同治四年(1865),清军在十字街中段设长江水师提督衙门,十字街中段遂改称提署路;自张家桥至向化桥的儒林街。街宽一般6-8米,呈“井”字形布局。在东西街、两侧及马军寨,有东西走向的小巷50余条,巷内多为青砖小瓦平房,为主要居民居住区。商贸方面,主要集中于上下浮桥两岸埠头及沿河南寺巷一带,这里除有著名的东西当铺外,又有众多店铺,形成东市、西市,有专门从事柴草、米粮交易的街坊,即今柴巷、米巷。城中横贯东西的提署街北侧多为行政机关,如太平府署、都察院、长江水师提督署、建阳卫指挥使署等等。城东南为文化教育中心,大成殿、文昌宫、府县学宫、安徽提督学政署多集中于此。城东和城北多驻军,有东营、南营和马军寨等。
《当涂县志》载:姑孰古称险要,密迩金陵,冠山履湖,大江环抱。上有梁山极天门之险,下有采石扼横江之卫,西控庐和以制两淮,东蔽宁广而屏两浙。自来有事江左者,姑孰为所必争。
姑孰城驻防大事记
●孙权筑城姑孰
公元222-228年,三国孙权初建姑孰城。“姑孰”作为城名最早见于东晋,但其“肇筑于孙吴黄武年间(222-228)”。历代县志均载:城之奠基有“黄武”二字。
●王敦镇姑孰谋乱
东晋初年,大将军王敦移镇姑孰,举兵叛乱,后被平息。
●桓温三度驻节姑孰
东晋大司马桓温于兴宁三年(365)移镇姑孰,重建姑孰城,并于城北建子城,即明清太平府衙所在地(今解放军第86医院内);太和四年(369)桓温自姑孰领兵北伐前燕;咸安元年(371)桓温“上书求归姑孰”,后逝于姑孰,葬青山北麓。
●桓玄姑孰篡晋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在姑孰篡晋,仅维持一百多天。其间,桓玄颁布“纸代简令”,对纸张使用的推广,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1360年夏,陈友谅挟持徐寿辉,率水军直犯太平。朱元璋手下猛将花云守太平,人数只有数千,顽强抵抗。三天后,陈友谅乘涨水之际,巨舰直泊于太平城西南角,大船船尾高与城平,士卒蜂拥而登,太平城被攻陷。猛将花云被擒,不屈痛骂:“贼奴!汝辈现缚我,吾主必为我报仇,斩汝等万段!”他又奋力跃起挣开绳索,夺刀杀五六人。
陈友谅大怒,派人把花云绑在大船桅杆上,命兵士万箭齐射,把花云射成个刺猬。
攻得太平城,陈友谅更觉“徐皇帝”再无用处,派壮士用铁锤击碎其头,胡乱抛尸完事。“天完”政权,这下真的彻底完了。
然后,陈友谅在采石矶一带的五通庙举行登基仪式,自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这位陈皇帝称帝太心急,“群臣”立于江边,草率行礼。突遇大雨,殊列仪节,狼狈不堪。最早拥立徐寿辉当“皇帝”的邹普胜,如今反成为陈友谅的“太师”。陈友谅以张必先为“丞相”,以张定边为“太尉”。然后,他率军还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