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森派的教育
education of Jansenism
冉森派(Jansenism)又译詹森派,是17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出现并流行于欧洲的基督教教派。因系荷兰神学家C.O.冉森创始而得名。
冉森派所信奉的教义和加尔文派基本一致,它的信徒中有许多学者和作家,他们受法国哲学家R.笛卡儿思想的影响较大。冉森派不仅从事宗教改革,还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学、教育活动。第一所冉森派学校1637年创办于巴黎附近的波尔特·罗亚尔寺院中。此后,同类学校在巴黎及法国各地相继设立。
冉森派也信奉所谓人生而有罪的“原罪”说,认为必须对儿童严格管理, 防止“原罪”的发展。 但他们反对耶稣会学校对儿童横加压制和滥用惩罚,要求以同情的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主张通过教师的示范和亲切的谈话进行教育。因此, 他们主张每个教师只教 5、6 个学生, 以免照顾不周, 学校规模不大,称为“小学校”。在学习内容上,反对单纯注重拉丁语,主张以学习本族语言和近代语为主;此外,还学习数学、地理和历史。教学都用法语进行。教学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注重发展智力,训练判断力;采用实物教学,以发展儿童的感官;重视练习;贯彻连贯性、自觉性原则。这些,都明显反映出笛卡儿以及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的某些思想的影响,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冉森派学校中的神学气氛很浓,禁止学习人文主义作品,要求学生仅读宗教读物,以期养成虔信的品德。而且要求教师昼夜监视学生活动, 限制学生自由。由于耶稣会的迫害,冉森派学校没有得到大量发展,通常仅有20多所,最多时也仅有50所。冉森派学校只开办了20多年,至1660年即被耶稣会封闭。此后,冉森派教徒仍继续从事编写教科书和函授教育的活动,对法国及其他各国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