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糯镇是怒江流域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中心。她位于怒江峡谷之中,与施甸、镇康
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距县城127公里,且交通便利勐糯镇是怒江流域最具发展活力的经
济中心。她位于怒江峡谷之中,与施甸、镇康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距县城127公里,且
交通便利,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20米,最高海拔1720米,最低海拔600米,年平均气温20.60℃,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总人口1.7万余人。独特的亚热带资源优势,储量丰富的铅锌矿资源,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她的骨架,种植、养殖、制糖、矿冶四大产业板块,使勐糯成为龙陵县的财源基地和“两极带动”(县城、勐糯)战略中的一极,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使勐糯成为通向保山、临沧、得宏和缅甸的边境区域中心和“旱码头”。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勐糯的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集镇建设日新月异,文、教、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360万元,财政收入6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镇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勐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决定举全镇之力以小城镇建设和“三农”问题为着力点,实施远景近景科学规划,软硬件环境统筹建设的战略,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小城镇,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发挥6大优势,打造勐糯二次创业的发展平台,着力构建公司制发展农业,城镇化建设农村,专业化致富农民的镇域经济格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勐糯镇作为怒江流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的发展态势已日愈显现。
交通区位优势。勐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有三条公路与三二0国道、保龙高速公路、昆畹公路连接,黄(草坝)勐(糯)县级油路,龙(陵)镇(康)公路、龙(镇大桥)等(养) 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三达地至龙镇桥二级油路直通镇康县南伞边境口岸和龙陵木城乡等养边境口岸,是对缅贸易的重要通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大动脉,使勐糯成为物流、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地和贸易中心。
龙头企业优势。勐糯境内有国有控股中二型企业永昌铅锌股份公司、康丰糖业公司勐糯分公司、红运公司、机械炭厂、松脂加工厂、民生家具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矿冶、制糖、建材和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热区自然优势。勐糯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多种粮经作物生长,是龙陵县的糖料、香料烟基地。全镇植蔗面积已达5.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5%;建成万亩连片的基地2个,千亩连片的10多个,蔗区公路已达1430千米,水利设施逐步完善,建构起田成方、路成网、灌溉沟渠纵横交错,蔗区公路四通八达的格局。
老产业魅力依旧、新产业异军突起。在巩固蔗产业的同时,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和种养业大户,种植香料烟1300亩,木薯2700亩,热带水果3000多亩,柚木10万多棵;扶持养殖科技示范户100多户,饲养高峰黄牛、黄山羊4000多头(只),吸纳万余农民加入到产业链上,成为“田野工人”。
异地扶贫开发优势。1996年末,龙陵县启动了省立项总投资9922.94万元的勐糯异地开发扶贫工程,2002年11月工程胜利竣工,简称了“三库一线”(岔河水库,小河水库、二结河水库)水利工程,从县内8个多乡镇转移安置贫困户772户3238人,移民按照小康文明村的规划,实现了“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异地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勐糯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集镇建设优势。镇党委、政府着眼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沿,把集镇建设定位在怒江流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边境区域中心和龙陵县“两极带动”发展战略的坐标上,制订了“九纵十横”的集镇发展规划,依托康丰糖业勐糯分公司、云南永昌铅锌股份公司和热区开发,发展种养业,带动商贸、旅游、运输、加工业的发展,把海头、半斤坝、2个农村集市培养为服务工业基地和辐射农村的商品集散地,构建以勐糯镇为平台,2个农村集市为“卫星”的“二星捧月”的集市群,从而拉动勐糯海子(湖泊)、勐糯仙人洞、江中山自然风光、傣家民族风情景区的深开发。
2001年完成了总投资1156万元的集镇建设一期工程,拉动民间投资1200万余元,建成了长1745.87米,宽24米的柏油正街和长1000余米,宽18米市区连接勐糯铅锌矿的弹石街道。去年伊始,镇党委、政府抓住勐糯被列为“全省中心集镇示范镇”、“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和“全国城镇建设重点镇”的机遇,展开了总投资889万元的二期工程,建成了3条长357米,381米,120米和宽18米,16米,设有人行道、车行道和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油路大街,正在建设的商贸市场、夜市场、住宅小区和星级宾馆工程麋战正酣;即将开工建设的文化活动中心突出傣、彝、傈僳族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建立三大世居民族风情园区,与旅游景区(点)融为一体,提升集镇的文化品位,促进集镇建设“产业化、人本化、民性化”。一座新妆亮丽的中心集镇正在崛起。
集镇建设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新市民,许多农民“洗脚上田”,依托集镇发展工商经济,全镇个私经济户目前已达565户,从业人员1161人,去年上缴税金59.5万元,同比增长13‰。
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勐糯是一块丰腴的民族民间艺术沃土,汉、傣、彝、傈僳等多民族聚居,嬗生颇具边地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2001年被市政府授予“先进文化乡镇”。
勐糯4000多年前人类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域内以大花石新石器遗址为代表的原始遗存文化记载着勐糯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出土的文物造型逼真,装饰纹样精美,陶器器面有制刺刻划、拍印、缕孔、指捺等堆塑而成的大量饰纹,艺术之精湛实为罕见,石刻花卉和陶器上的枝叶、水草等植物纹饰填补了云南原始文化遗存的空白,画面简洁、形象逼真,生动地表现了怒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又率真地反映了勐糯先民对艺术执着追求。
勤劳智慧的勐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剪纸、刺绣、染织、篾编、歌舞等五大文化板块、造就了一支一脚踏在土地上,一脚近进艺术殿堂里,把泥巴和艺术都玩的耳热心跳,爱得死去活来的艺术“边缘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纯真之美,于大自然中提炼诗情画意,为边地民族民间文化填资增彩。
勐糯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旎旖多姿,颇具人文内涵,有傣族的“千盏灯”、“嘎秧”、彝族的“窝者”、傈僳族的“刮欠”等。民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经常开展的有“斗牛”、“打陀螺”、“打歌”等。一年一届的农民篮球运动会是群众参与面最大的体育盛会。剪纸、刺绣、染织、篾编,歌舞构成勐糯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这些来自土地、来自田间的“农家艺术”,已成为勐糯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
勐糯镇着力打造以大花石新石器遗址、勐糯仙人洞、江中山风光为产业链的生态健康旅游业,并将其融入腾冲、龙陵健康旅游经济圈。镇党委、政府多放筹措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界定了景区点,修通了游路,引导农民在景区开办了“农家乐”。到这里可以到三面江水环绕的江中山原始森林中探秘,观赏野生稻的芳姿,与水鹿、大灵猫、绿孔雀等珍惜动物对话;可以到勐糯仙人洞领略“音乐阶梯”和石奇、水秀、蝙趣的韵趣;可以闻千亩荷香或在江岸沙滩上凿池作热水浴;还可以做漂江游观赏三江口险峻雄奇的自然风光
勐糯镇独特的天然气候,适合柚木苗培育及成片林种植,在中国“863”引导下,农民大众自主成立了柚木种植协会,年出苗数可达2000万株,为勐糯新重点经济来源刺激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