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面分类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段落分面分类法(Facet Classification)是依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主题概念组成“分面—亚面—类目”的结构体系,通过各分面内类目之间的组配来表达文献主题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也叫做组配分类法、分析-综合分类法。

举例冒号分类法CC

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第2版)BC2

国际十进分类法UDC,在详细列类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各种组配方式,叫做体系-组配分类法,也叫做半分面分类法。

分面分析法分面分析法:是将整个知识领域和一个个知识领域按不同的属性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分面,每个分面再分解为若干个亚面,每个亚面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子面,面内列出所属各子目的一种编制分类表的方法。

分面分类法的标记制度分面标记制,也叫分段标记制、多维标记制,是用分面符号把类号分成若干段,使每一段的号码代表主题的一个方面,以显示类目组配结构的一种标记制度。

优点:能显示类目的组配结构,提示复合主题中各个主题因素及其联系,表达性强;适应新学科、新主题不断出现的状况,容纳性强;分类号中每段号码局部调整,便于集中某些文献,并为读者提供多途径检。

缺点:编号方法复杂;号码较长。

分面符号,指分面分类法中为区分不同分面而采用的专用符号。分面符号有两种基本形式:

字母或数字。如《土壤科学分类表》将土壤学分为8个分面,即种类、结构、成分、性质、过程、操作、实验技术、总论等,分别用9、8、7、6、5、4、3、1作为分面符号;每个分面划分出的亚分面或亚亚分面用一位或两位小写字母作为分面符号。

标点符号。如CC中五个基本范畴分别用,;:. ‘ 作为分面符号。“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图书馆图书分类工作”的类号为2,61;43:51. 41‘N9。(基本类图书馆学/儿童图书馆/图书/分类/中国/20世纪90年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