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纱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晋书·舆服志》:“﹝天子朝服﹞通天冠高九寸,金博山颜,黑介帻,绛纱袍,皁缘中衣。”《隋书·礼仪志六》:“又有通天冠,高九寸,前加金博山、述,黑介帻,绛纱袍,皁缘中衣,黑舃,是为朝服。”。《旧唐书·舆服志》:“ 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褾)、襈、裙,白裙襦,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其革带、剑、佩、绶、袜、舄与上同。后改用白袜、黑舄。未冠则双单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清 昭连 《啸亭续录·香色定制》:“古之东宫,皆服绛纱袍,盖次明黄一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