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群燕夜必择栖,恐人弋(1)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2],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3]。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4]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5]雁所常处[6]者,阴[7]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緼[8]并匿[9]穴中,须[10]其夜艾[11],则燎火[12]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13]也,互唼迭击[14]之,又就栖然。少选[15],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16]。
注释——
[1]雁奴:雁群夜宿,有一只在周围专司警戒的雁,如遇袭击,就鸣叫报警,称为“雁奴”。
[2]瞑(mián):通“眠”,睡觉。
[3]杂然相呼:鸣声杂乱。引去:飞去。
[4]中(zhòng):适合,恰好对上。
[5]陂(bēi):堤岸、湖边。薮(sǒu):湖泽的通称。
[6]常处者:经常栖息之地。
[7]阴:暗中、秘密。
[8]束緼(yùn):捆缚用的麻绳。緼,乱麻绳。
[9]匿:隐藏、躲避。
[10]须:等待。
[11]夜艾:夜尽之时,指天快要放亮的时候。艾:止、尽。
[12]燎火:点火。
[13]无验:无根据。
[14]唼(shà或zā):水鸟吞食的声音。迭击:轮番打击。迭:更迭、轮流。
[15]少选:一会儿、不多久、须臾。率十获五:大概十只能捉住五只。
(1)弋(yǐ)一种带绳的箭,这里作动词
译文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一只,性格非常机警。每次雁群晚上睡觉时,唯独雁奴不睡,为它们守夜。有时稍微听到有人的声音,一定先大声叫唤,雁群就鸣声杂乱地飞去。
后来乡里的人设下更加巧妙的陷阱,专门用来对付雁奴。于是先找到雁群常栖息的湖边地带,暗中铺下大网,并在网的附近挖好洞穴。白天雁群不在,人们就拿着牵网的麻绳藏于洞中,等到天快要放亮时,人们就在洞外点火,雁奴最先警觉而鸣叫,(人们)立刻灭掉火。雁群惊醒不见有什么动静,就又栖息睡觉。于是人们屡次点火,雁奴屡次鸣叫,雁群屡次惊醒;惊醒了而又什么都没发生,雁群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轮番啄食、攻击它,然后又栖息睡觉。过了一会儿,(人们)又点火,雁奴害怕雁群再啄击它,不敢鸣叫报警了。
人们没有听到雁奴的鸣叫,就拉绳张网,大概十只鸟中能捉住五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