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大尖头蜢
拉丁学名: Acrida cineria(Thunberg)
别名:扁担勾;挂大扁;扁扁勾
纲: 昆虫纲
目: 直翅目
科: 剑角蝗科
天敌:
主要危害作物: 危害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形态特征:
成虫大型,绿色或枯草色。雌虫大而粗壮,体长80毫米(迄翅端),雄虫瘦小,体长45毫米。有时前翅有一纵列白点。头甚长,向前突出呈圆锥形,背面中央有一纵隆线。前胸背板比头略短,中部稍狭隘,前缘成直线,后缘角尖,背面有3道纵隆线及l道横沟。侧板前缘作斜线,后缘向前凹人,后角尖。触角扁平如剑,稍短于头和前胸背板之和。前翅狭长,超过腹部末端,末端尖。后翅淡黄绿色。后足腿节细长。雄虫下生殖板圆锥形,雌虫产卵管甚短,无齿列。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一年发生1代,在宁夏银川地区8~9月间成虫多见。成虫产卵于土壤中,以卵块越冬。该虫适生范围广,平原、山坡地都有发生。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和靠近河滩、荒地的农田发生多。
防治方法:
参见大垫尖翅蝗防治方法。
地理分布: 分布在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
相关文献: 吕佩珂.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鉴(上).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
喻璋等编著.小麦病虫害及其防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商鸿生等编著.玉米高粱谷子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