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鬻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震古铄今的文学批评巨著。该书作者刘勰,是距今一千五百年前一个出身微贱、贫苦无依、寄身兰若的三十多岁的青年。

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给出身贫寒庶族的人才设置种种路障,使他们举步维艰,困顿竭蹶。刘勰“穷则独善以垂文”,发愤著书,然而其

作品欲登大雅之堂,其人欲跻身文坛,谈何容易?据《梁书·刘勰传》载:“初,勰撰《文心雕龙》,既成,未为时流所称。”这很使刘勰苦恼。他“自重其文”.确信自己作品的价值,决心拿着《文心雕龙》到被称为“一代文宗”的沈约车前去叫卖,以求荐举提携。

在《梁书》和《南史》上都有这样的记载:“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盛贵,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在“士庶天隔’的当时,拿自己撰写的书到沈约车前拦车叫卖,很需要些勇气和胆略。不说“犯上”之罪,也未免有“班门弄斧”之嫌。然而,沈约得书取读后,“大重之,谓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沈约重视的原因,后人有的推测是因为《文心雕龙》中的《声律篇》和沈约自诩独得胸襟的《四声谱》有相契之处;而关键恐怕还在于他的识人鉴才之明。不管怎样,《文心雕龙》能流传于后世,应该说,确实也有沈约的一功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