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求下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求下化】

大乘佛教的常用语。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省略,即谓菩萨仰则自求开悟,俯则化导众生以利他。《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自利利他行是殊胜的如实修行,自发菩提亦化众生令得菩提。

《摩诃止观》卷一(下)认为四谛与四弘愿二者之不同,在于阐明上求下化上的不同,谓四谛多约解、约三世佛、约诸根明上求下化,四弘多约愿、约未来佛、约意根明上求下化。智顗《维摩经文疏》卷七赞菩萨的大乘心,谓大乘心即是四教大乘四种菩萨所发的菩提心,以其皆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故名之为大。

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合上求下化,叫做菩提心,菩萨的一切万行,皆不出此范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