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规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水环境规划是指在把水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条件的前提下,在水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摸清水质和供需情况,合理确定水体功能,进而对水的开采、供给、使用、处理、排放等各个环境做出统筹度的安排和决策。水环境规划是水资源危机纷呈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人口激增、经济猛涨,从而对水量水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是水资源日益枯竭,水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水环境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水环境规划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故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认为,水环境规划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水质控制规划(参见水质规划);二是水资源利用规划。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水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及一般步骤可概述为:

①分析并提出问题。包括水质、水量、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查明问题的根源所在。

②确定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考虑客观条件,从水质与水量两个方面拟定目标,作好水环境功能分区。

③拟定措施。可供考虑的措施有:调整经济结构与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污水处理措施等。

④将各种措施综合起来,提出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在评价、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供决策选用的方案。

在水环境规划研究中,要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经济与环境等的相互关系,以确保其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