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菜简介补肾菜又称补肾草,原产非洲,锦葵科,草本一年生植物。其幼苗、叶、芽、花、果、种子均可食用,

成熟的种子可提取特殊的食药两用油,根可药用,可谓浑身是宝。主要食用鲜嫩的蒴果,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以及铁、钾、钙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达15%至26%,碳水化合物6.4%,脂肪2%,纤维素1%,每百克提供150千焦的热量。蒴果中含有一种黏性糖蛋白,有保护肠胃、肝脏和皮肤黏膜的作用,并可治疗胃炎、胃溃疡及痔瘘。鲜蒴果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清香可口。做菜食用可素炒,也可与鸡鱼蛋肉配伍,可单独凉拌,也可与其他果蔬及豆制品配菜,并且是涮火锅的高档菜。菲律宾把补肾菜誉为“国菜”。不少国家把它作为运动员用菜。目前,补肾菜在人类保健食疗强身领域地位显赫,经济效益明显。
生物特征补肾菜为直根系,较发达,茎直立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黑土、沙壤土、红黏土,酸碱度比值大小

均能适应。水肥充足可长到两米以上。苗期胚轴上有茸毛,木质化后消退,茎杆绿色,基部节间短,叶腋间常发生侧枝,上部节间较长,无侧枝发生。叶互生,掌形五裂,裂缺边缘为不规则齿形,叶柄细长中空,主杆下部叶片大,雄雌同花,单瓣,淡黄色,深紫色花心。植株自下而上顺延开花结果,果实为蒴果形,蒴果五棱,顶端尖细,长约23厘米。蒴果由绿变黄,成熟期为褐色。籽粒近球形,灰褐色,每克15至18粒。亩播种量1.2万粒左右。
补肾菜栽培技术广州市润兴农业公司生产补肾菜,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施肥整地。种植地确定后,每667平方米遍撒腐熟优质栏肥或堆肥2500-35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或腐熟饼500-800千克,翻入地中作基肥。土地整细耙平后作畦,畦宽70厘米、高15厘米、沟宽35厘米,长以土地而定,畦以做成东西行向为好。
(二)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长江以南地区2-8月都可播种,具体时间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及前后茬作物种情况而定。在小高畦两侧距边缘8-10厘米处打穴点播,穴距40厘米,每穴播籽2-4粒,播种覆土2厘米左右。为了提早采收嫩果荚,最好是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播种时每盆播籽3-4粒,然后放入温床,约7天左右出苗,4-5张真叶便可移植大田,及时浇足定苗水。
(三)管理。种子直播的,出苗后有2片真叶时间苗,每穴保留2株;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保留1株,其余的苗全部间掉。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出苗后每钵留2株,3片真叶时每钵留1株,4-5片真叶时移栽。植株封行前结合追肥浇水进行中耕培土,以后每隔20天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前后共进行2-3次,平均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35千克或尿素10千克。补肾菜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较耐干旱,但应视土壤干湿状况和天气情况进行适当浇水。雨季植株生长旺盛,注意防倒;中后期加强追肥,防止早衰。补肾菜病虫很少,偶尔发现蚜虫、玉米螟等害虫,可喷施乐果、吡虫啉予以防治。
(四)收获。补肾菜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0-60天,以采食嫩果荚为主的,一般开花后5-7天,果荚长5-10厘米时,就应用刀子剪断果梗部收获市售。
采摘食用
采摘与食用开花后4至10天,花果长至8厘米左右时称为嫩果荚,食用最佳,菜荚超过12厘米长、底部皮白超过1厘米便有纤维,不便食用,只能留作种用。一般每株结果80个以上,1公斤40个左右,一直生长到霜期。食用果荚可凉拌、炒菜、煮、腌制泡菜等,也可勾芡油炸,风味独特,无任何异味,适口性强,属独特的保健食品。黄河以南地区露地栽培,黄河以北地区温室大棚栽培,可先试种再推广。为提早上市,寒冷地区可温棚育苗,露地移植,也可完全利用保护地周年生产。补肾菜从播种到采收为50天,可持续收获100天以上,最高亩产蒴果2000公斤。国际市场价2美元以上,国内市场公斤价8元以上仍供不应求。发展补肾菜前景诱人。广州地区尚无大面积种植。仅花都栽有少量润兴补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