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英文Disinfector。消毒液顾名思义就是液体的消毒剂。

分类:A、氧化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B、醛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温度影响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该类消毒剂可做灭菌剂使用。

C、酚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是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D、醇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干扰代谢;杀菌特点是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乙丙醇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只能用于一般性消毒。

E、碱、盐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细

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杀菌作用弱,有强腐蚀性,如硝酸、火碱、食盐等。只能作为一般性预防消毒液。

F、卤素类: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因,与氨基结合使蛋白变性。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

物,以表面消毒为主,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如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液,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

G、表面活性剂类: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防碍呼吸或使蛋白酶变性。杀菌特

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病菌作用差。碱性、中性条件下效果好,如新洁尔灭、百毒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低效消毒剂,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

消毒液使用误区误区一:在洗衣服、刷餐具时加入消毒液杀菌

日用品的消毒无需通过消毒液就能做到。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是最好的消毒剂;用肥皂水洗衣服也能完成杀菌;餐具则可采取在沸水上煮15—30分钟的方式。

误区二:大扫除时,喷洒消毒液,给家里空气“消消毒”

要想让家庭空气保持新鲜,最好的办法不是消毒杀菌而是开窗通风。家里毕竟不是医院,细菌量有限,如果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反而会损害呼吸道。>>>>家庭消毒采用通风比熏醋的效果要好

误区三:稀释消毒液,涂抹轻微伤口,用来消炎

同为消毒液,在产品分类上有“消”字号和“药”字号两种。如果处理伤口或给皮肤消毒,应使用‘药’字头的产品;而‘消’字头产品仅用于预防消毒,没有治疗功效。

误区四:与其他日化用品混用

曾有人将洁厕灵与消毒液混在一起清洁卫生间,以为能顺便消一下毒,没想到两种药剂混和后产生化学反应,排放大量氯气,导致其当场窒息。专家建议,绝大多数消毒液最好参照说明书单独使用。

人们使用消毒剂大都出于心理作用,觉得用了之后心里踏实。但如果一味通过消毒来追求“无菌环境”,会造成环境中微生物细菌的耐药性,反而助长了病菌肆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