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室内音质是指房间中传声的质量。室内音质评价是从人们主观听觉感受出发而提出的各种描述。对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评价要求,例如对语言用语言清晰度,对音乐则用音乐的欣赏价值来评定。搞清主观音质评价的实际意义,并在物理量的基础上规定出相应的客观标准,作为判断房间音质的根据。
评价
室内音质评价的物理量主要有:
①混响时间。不同的场合要求不同的混响时间。例如短的混响时间是保证语言清晰的重要条件,但对音乐来说,会使人感到音质干涩,因而希望有较长的混响时间以增加活跃的声学效果,使音乐丰满动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从主观评价和混响时间测量结果相对照,找出不同容积的房间和不同使用要求时的最佳混响时间(参见最佳混响时间)。
②扩散程度。是室内一点从各方向传来声能是否均匀的度量,常以方向性扩散来表征。它和听者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还未完全确立,仅能做些定性分析。
③反射声。语言和音乐都是带有脉冲性质的声音,用室内脉冲响应来分析反射声序列是很重要的。开始一段时间内到达的反射声,对提高响度和清晰度有利,但稍后的发射声却会干扰原有的音质。反射声对音质是否有利,取决于它和直达声的相对时延及相对强度。
④噪声级。为了保证室内有安静的理想听音环境,不同场合要求不同的信号噪音比。总之,音质评价具有某种主观性,因而必然有相当大幅度的变化,所以音质评价总是某种统计方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