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王称呼大肚王,或称大肚番王(Quataong),翁佳音推测可能系闽南语Hoan-á-ong(番仔王),荷语称为Keizer van Middag,台湾原住民则称之为Lelien,意为白昼之王或太阳王。大肚番王的首领一直以Camachat为名,而干仔辖(Camachat)也是大肚番王所辖村社共同使用的平埔部族语言名称,在清朝的土地调查文书中也有干仔辖、干马辖、干仔旱等由此音译而来的称呼。
荷兰时期
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24年起殖民台湾,并两度出兵攻打大肚王国;“大肚王”抵抗失败后,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订约表示服从,并数次派人南下参加年度“地方会议”,不过实际上大肚王国仍维持半独立状态,并禁止荷兰传教士在其辖区领域传教。
明郑时期
大肚王国虽对荷印公司友善,但从未归顺明郑王朝。1661年郑成功领兵渡海,击败荷印公司军队,取得台湾统治权。由于实施“兵农合一”政策,派遣郑军分赴各地屯垦,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动空间,导致明郑王朝和大肚王国数次武装冲突;其中1670年大肚王国辖下的沙辘社起兵抵抗,遭明郑将领刘国轩强力镇压,屠杀至仅剩六人,几乎灭族。
清领时期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出任巡台御史的黄叔璥在他的《台海使槎录》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大肚山形,远望如百雉高城,昔有番长名大眉。”虽然寥寥数语,却说明17世纪的台湾中部确实有一个“超部落”的王国。
1731年(雍正九年),清廷官吏对原住民指派劳役过多,引起原住民群起反抗,发生大甲西社番乱(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翌年被镇压下来,各族人陆续逃离原居地,迁往埔里(南投县北部)一带,大肚王国亦终告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