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外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六师外道】

佛陀时代印度佛教以外之其它学派的六位代表人物。西元前500年左右,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建设大都市的憍萨罗、摩揭陀、阿盘提等诸大国的国民,由于工商业发达而享受富裕的生活,加上有思想上的自由,因此自由思想家辈出,竞发议论,提倡否定吠陀权威的新兴宗教。原始佛教圣典将这些学说整理归纳为六十二见,并更进一步将其中最有力学派的代表人物统称为六师外道。

所谓外道(ti^rthika或ti^rthaka),原是指印度佛教以外其它学派的教说。到后世,佛教徒也将这个语词当作贬称,而意指邪说与异端说。所谓六师,所指即下列六人︰

(1)阿夷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in)︰顺世派的始祖,唯物论者。

(2)浮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提倡七要素说之思想家。

(3)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sapa)︰道德否定论者。

(4)末伽黎·拘舍罗(Makkhali Gosa^la)︰邪命外道之祖、决定论者。

(5)散惹耶·毗罗梨子(San~jaya Vellat!t!haput-ta)︰怀疑论者。

(6)尼干子·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耆那教始祖、相对主义者。

其后,佛教将此六师的各十五名弟子,加上六师,总称九十六种外道。又因六师又各分韦陀、一切智、神通三种。因此总称十八师外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