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顾城 著
ISBN:10位[7540217650] 13位[9787540217655]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1
定价:¥22.00 元
内容提要
“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顾城,2005年理想主义时代的结束,1993年童话时代的结束,一个以现代大师巴金的逝世为标志,另一个以童话诗人顾城之死为标志。诗人的心永远是孤独的,所以顾城宁愿选择一个孤岛生活,但偏偏他选了一个激流岛,这岛结束了他的一切。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为他惋惜,更为谢烨惋惜。当6、70年代生的人们回忆起文革刚结束的岁月时,他们首先提起的不是北岛的《回答》,更不是舒婷的《我的祖国》,而是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让我们在诗人精彩的诗篇中体味他那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
编辑推荐
顾城,2005年理想主义时代的结束,1993年童话时代的结束,一个以现代大师巴金的逝世为标志,另一个以童话诗人顾城的杀妻与自杀为里程碑。
诗人的心永远是孤独的,所以顾城宁愿选择一个孤岛生活,但偏偏他选了一个激流岛,这岛结束了他的一切。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为他惋惜,更为谢烨惋惜。当6、70年代生的人们回忆起文革刚结束的岁月时,他们首先提起的不是北岛的《回答》,更不是舒婷的《我的祖国》,而是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让我们在诗人精彩的诗篇中体味他那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
作者简介
顾城,男,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目录
童话诗人:顾城
朦胧诗选
杨树
寒秋
星月的来由
我的幻想
美
留念
太阳照耀着
树野之夜
铭言
友谊
无名的小花
我赞美世界
生命幻想曲
幻想与梦
地基
我是黄昏的儿子
一代人
结束
摄
泊
我好像 ……
青色的枯叶
指北针
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给安徒生
牺牲者·希望者(二首)
梦痕
雪人
就义
水乡
花雕的自语
爱我吧,海
阿富汗难童日记(四首)
……
寓言故事诗选
旧体诗选
创作要目
书摘
书摘
顾城曾和我们的民族一起,经受了十年浩劫的苦难,看到了现实中的丑
,憎恶这种丑,他要创造美战胜丑。他要在苦难的土地上,捧出无名的花朵
,用以证实美的存在;他希望自己的诗是一扇干净的窗子,人们通过它能够
看见未来的蓝天。他寻找的纯净的美的天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讴歌,
是对异化的污秽的现实的愤懑和抗争,是顾城以独特的方式来“变革民族精
神”的尝试。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
诗的价值并不是以诗行的多寡来衡量的。这仅有两行的小诗,是顾城代
表作,也是在十年浩劫中失去了美好的青春的一代人的命运、遭际以及不断
求索的精神的写照。“黑夜”是那个特定时代的象征。在另一首诗中,顾城
把那个时代比成黑色的蛇:“昨天/像黑色的蛇……/它在许多人的心上/
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这些地方的“黑”字都下得极妙,
不仅准确地概括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征,尤为真切地传达了失落了青春的一
代人对那个时代的主观感受。作为小诗的中心意象的“黑色的眼睛”,更是
内蕴丰富、极有光彩。“黑色的眼睛”,是在暗示这代人身上流着民族的血
液,有着民族的感情,他们既承受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深重的苦难,又有着我
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黑色的眼睛”又是在黑夜中闪耀着光芒
的眼睛,求索的眼睛。在浩劫中,一切变化来得那样突然、那样急速、那样
荒诞和不可思议。初见世面的一代青年尤其感到强烈的痛楚和眩晕。然而他
们没有倒下去。他们睁开已习惯于黑夜的眼睛,捂住被戳伤的心灵的创口,
踉跄地但是坚定地走着,穿过污浊,穿过黑暗,去寻找光明。他们终于从梦
呓般的昨天走向今天,用习惯于在黑暗中求索的眼睛,重新认识历史,认识
社会,也认识他们自己。这就是一代人走过的路。《一代人》是诗写的历史
。历史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代人。
在漫漫长夜中,忍住心灵的伤痛,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寻找着美和光
明,这就是顾城早期诗歌的主旋律。
顾城是属于中国,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的。他和那一代青年有着共同的
苦闷、思考、抗争、追求:“因为一个过长的梦/我变成了蛹/在古木的皱
纹间/度过严冬”(《羽化》)这不是那个时代人的异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吗?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