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久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金久皓,男,汉族,籍贯中国湖北省人,1979年11月30日出生于中国湖北省,现居北京和上海。 资深企业文化管理专家与人力资源专家、学习型组织专家、国学专家、理论家、演讲家、管理决策专家、培训专家,著名文化学者、策划人、主持人、著名青年作家。

金久皓在理论上提出了“国家文化持续创新战略”、“中华文化融合重建战略”和“人力资源文化是企业文化核心”之论断,在世界管理学首创“内心开始论”,在企业文化管理论上提出了“企业文化十化十性说”并整合国际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与模型创造性的提出了多个企业文化诊断与定位工具,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为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做过培训,受邀请登上过世界各地多所著名大学的讲坛,已经培训学员10万多人,主持20多家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17岁被省教育厅主管的刊物誉为"少年作家",20岁加入省会作家协会、23岁加入省作家协会,25岁加入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和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大学毕业后研修管理学,研究员。涉足多个领域,专注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咨询和培训并重,以帮助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取得成功为己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实践中的观察与经验转化为应用型的理论成果,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素质。被特邀聘请为多所著名大学的研究员和兼职教授。 著有著作多部.2007年被聘请为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兼企业文化研究室主任。

受北京大学邀请以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客座教授的身份登上过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和总裁班的讲坛。全国多所著名大学的研究生班特邀实战专家讲师,中华民族蓝海战略协进会创始人兼筹备主席,中国人力资源文化协会创始人兼筹备主席。

先后创办北京第一企业文化日报网和上海东睦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并出任北京第一企业文化日报网CEO、董事决策局常务局长,上海东睦为企业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曾为中央企业及各地许多企事业单位进行过上百场管理咨询和培训,以其极具感染力的培训风格而倍受客户的好评,至今已经培训学员数万人,学员遍布全国各地。

实战经历丰富,学识广博,授课风格生动、激昂、号召力感染力强、控场能力强,对学员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令学员经常恋恋不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工商时报》、凤凰卫视、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曾经专访或报道过其人其文。1998年出版自选印刷体诗集,2001年由出版社公开发行诗集,2005年编著企业文化教材,2009年撰写国学专著,迄今已经著有著作多部。

曾被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主办的“网络封神榜”2006年11月评为“传媒网上知名度上升最快的100人” 第一强和“网上知名度上升最快的100人 ”第十一强, 转载过金久皓老师文章的海内外媒体成千上万,其中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哈佛牛津商业评论、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中华工商时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现代企业报、中国经济时报、全国工商联网、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建设部网、企业文化杂志、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羊城地铁报、广东省社科院网、美国维基百科、香港大学中文网、北京必达管理培训网、天津工商联网、人力资源在线网、稽征学习研究、电脑商报、中税网、慧聪网、、中国台湾网、中国人事人才网、江苏省人事厅江苏人事人才网、中国养老金网、铭万网、中国企业联合会网、全球品牌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华硕博网、中国危机公关网、广东社会科学网、公益中国网、寻根网、中国人力资源网、宁夏企业文化网、湖南企业文化网等数千家媒体或网站,当然还包括数万擅自转载没有具名的媒体。

在省级广播电视台工作期间曾经获得2001年度省级广播文艺奖。

教育背景:

1999年在大学新闻系攻读新闻专业期间获得大学党校毕业;

2001年获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学历;

2003---2005年潜心学习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研究生课程和哈佛EMBA经典法则;

2003---2005年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文化书院首届1987版企业文化研究班的系统教材和刊授课程。

2005年--2008年潜心研究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课程;

2008年至今在职研究新闻学;

2007年开始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被聘任为首任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室主任。

工作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大学期间曾担任共青团某大学委员会机关刊物主编兼总策划(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2000年11月至2003年9月 担任省级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策划、节目责任编辑兼访谈记者主持;

2003年8月后在北京从事传媒业和管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业,曾就职原国务院体改办公室所属的某学术社团担任专职策划和部门助理部长等;

2007年6月在北京创办的第一企业文化日报在互联网上线,并担任独立投资人和董事长兼CEO,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和专访;

2007年9月在上海创办注册自己的第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

2007年被聘为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企业文化研究室主任。

学术背景:

2003年被聘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专员顾问进行企业文化咨询项目合作与企业文化培训合作;

2005年至今担任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专家委员代表;

2005年10月加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2006年7月15---16日,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邀请作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专家会员代表在北京交通大学出席“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人力资源研讨会”,发表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论文集上的论文《浅论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首任劳动关系学院院长赵履宽教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系主任崔勋教授主持的上百专家教授参加的专家小组发言上的演讲产生重要影响,被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系主任崔勋教授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专家学术召集人和第二专家小组组长的身份在向全体领导和全体与会的专家教授代表汇报总结时誉为“金久皓专家是年轻的思考型专家”;

2007年8月年受北京大学和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研究会邀请提交的国际双语论文《人力资源文化是企业文化核心》被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珍藏,被北京的中央级报纸《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12月17日专访报道......

2007年被聘请成为首任上海师范大学企业文化研究室主任;

2010年1月被湖北省文化厅企业文化促进会增聘为湖北省文化厅企业文化促进会学术委员(学术顾问)

......

创作背景:

1994年发表的诗歌获得省作家协会会刊的文学大奖赛优秀作品奖;

1995年多次在全国青少年文学大赛中获奖;

1996年发表的散文获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师生作文比赛大奖;

1997年登上省教育厅和大学主办的专业刊物封二,被誉为“青少年诗人”和少年作家;

2000年受著名诗人曾卓等名人推荐加入省会作家协会(副省级城市作家协会),2001年当选兼任副省级城市作家协会专委会委员副部长;

2002年获得省政府广播电视局和省广播电视学会颁发的大奖;2001年度省级广播文艺奖获得者和获奖作品第一作者。

2001年--2002年多次获得省级广播电视台季度作品奖和记者奖;

20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受到市级以上(包括地市级,省市级)30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2002年楚天都市报专访其人,称其为“新时代代表诗人”;

2001年9月公开出版诗集《青春的情怀》(内录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学者费孝通、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亲笔题词,多位中国文学最高奖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获得者做序,多位著名教授评论家题词),《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30多家媒介予以报道;

2002年受著名诗人曾卓等名人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新诗学会;

2003年受著名作家骆文等名人推荐加入省作家协会。

金久皓部分主要成就(截止到2008年,不完全统计,有大量疏漏有待以后补充):

2008年受北京大学邀请多次登上北京大学讲坛为研究生课程班授课;

2007年12月11日受北京大学邀请在北京大学五四体育场阶梯教室登上北京大学讲坛为研究生课程班授课;

2007年8月年受北京大学和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研究会邀请提交的国际双语论文《人力资源文化是企业文化核心》被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珍藏,被北京的中央级报纸《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12月17日专访报道;

2007年11月15日被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所特聘为研究员和企业文化研究室主任,被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聘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兼职教授;

2007年11月受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邀请为其应届毕业生讲授企业文化课程受到好评;

2007年11月受上海市科协邀请兼任上海市科协仪器仪表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和学术委员

2007年9月申请创办的上海东睦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11月9日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

2007年6月在北京创办的公益媒体《第一企业文化日报网》全球版在互联网上线试运行并被中央级报纸关注报道;

2007年6月受邀参加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会被增补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会理事,同年8月被增补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

2007年1月----10月,拥用公开刊号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企业文化》杂志、《中国现代企业报》、《羊城晚报》、《羊城地铁报》等数十家媒体主动从其博客专栏转载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文章,十多个博客的点击率合计多达近千万;凤凰新媒体等传媒曾邀请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出席一些活动;多次登上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中国网专家博客和著名网站博客中国的专家人气排行榜和管理名人榜;

2006年申请加入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等纷纷发出邀请;

2006年6月----12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哈佛牛津商业评论》等数十权威媒体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国人力资源网》《人力资源在线网》《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中国战略规划网》等数千网站主动从其博客专栏转载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文章;被北京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评为“2006年传媒网上知名度上升最快排名第一的作家和2006年网上知名度上升最快的作家100强”;

2006年6月----12月,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博客中国、价值中国等许多知名网纷纷邀请成为专栏作家;

2006年7月底,博客中国网站邀请其作为专家学者和专栏作家代表在北京出席“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来自国家多个部委和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知名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中央媒体以及香港美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著名记者出席;

2006年7月15---16日,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邀请作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专家会员代表在北京交通大学出席“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人力资源研讨会”,发表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论文集上的论文《浅论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首任劳动关系学院院长赵履宽教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系主任崔勋教授主持的上百专家教授参加的专家小组发言上的演讲产生重要影响,被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系主任崔勋教授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专家学术召集人和第二专家小组组长的身份在向全体领导和全体与会的专家教授代表汇报总结时誉为“金久皓专家是年轻的思考型专家”;

2006年3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对其2005年10月提出的入会申请正式批准,正式成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员;其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秘书处提出的改版重新设计会员证的建议被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完全采纳,2006年11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向其颁发了新版会员证书;

2006年3月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交纳会员费加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2006年3月1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丽丽向其正式颁发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证件,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公示为会员代表;

2003年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湖北省文联前主席、省作协前主席、文学史上的著名延安派代表作家骆文以及多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

2002年7月其作品《为北京申奥欢呼》荣获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和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颁发的《2001年度湖北广播文艺奖》;同时有多部作品获得省级电台记者奖;

2002年楚天都市报专访其人,称其为“新时代代表诗人”;

2001年9月公开出版诗集《青春的情怀》(内录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学者费孝通、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亲笔题词,多位中国文学最高奖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获得者做序,多位著名教授评论家题词),《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30多家媒介予以报道;

2001年9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创委会委员兼创作联络部副部长;

2001年12月受邀登上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讲坛;

2000年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湖北省作协前副主席、文学史上的著名七月派代表诗人曾卓以及多位作家协会会员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

1996年至2000年多次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等机构颁发的全国作文大奖;多次被湖北大学等高校主办的刊物报道;

2005年在理论上提出了“国家文化持续创新战略”和“中华文化融合重建战略”之论断,在世界管理学首创“内心开始论”,在企业文化管理论上最早在世界和中国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源文化是企业文化核心”之论断和“企业文化十化十性说”,并整合国际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与模型创造性的提出了多个企业文化诊断与定位工具,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