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吕家村

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吕家村概况吕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的西北部,黄河南展区内,沿黄河居住,总耕地面积为386亩,其中桑园面积140亩。全村共有135户,435人。近年来,在镇政府及村委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思路,发展经济,因地制宜,种植棉花、发展桑蚕产业,给村民创造了财富,由到了极大的效益。

村史简介

吕家村位于龙居镇政府西北11公里处,明洪武二年,吕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名吕家,1979年因黄河南展工程,迁于曹店黄河引黄闸渠首大堤东侧房台。[3]

经济概况吕家村总耕地面积386亩,主要分布在五干以北,村庄周边,大部分土地种植棉花及其他农作物,共计246亩。另外以植桑养蚕为主,养蚕户发展到40户。

吕家村主导产业是种植棉花以及其他农作物,其次是植桑养蚕,生产规模以各农户为主,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村两委的齐心协力,合理规划村民住宅区,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实现了集中供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党支部

吕家村党支部由15名党员组成,党支部书记吕友华,支部委员:张学华、吕和贵。党员平均年龄52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名,初中6名,小学6名,其中建国前入党员的有2名。[4]

妇代会吕家村妇代会由3人组成,吕学美任妇代会主任,杨学春、蒋小忍为成员。村妇代会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积极大胆地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5]

获得荣誉吕家村获得龙居镇“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吕友华获得区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6年,吕家村获得镇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2006年,吕家村获得镇级“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6]

2、山东省胶南市宝山镇吕家村概况吕家村位于宝山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高城水库下。村东西2公里,南北3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吕家村地理位置

2951亩。吕家村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宝山镇的西大门。

名称溯源据传,明朝洪武年间吕姓从云南贵阳府迁来,取名吕家村。

人口组成吕家村现有432户,1398口人。除吕姓外,还有刘、张、赵、李、史、凌等姓居民。

经济概况吕家村有史以来,以农业为主,近几年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了林果产业,建立苹果园600多亩,使村民得到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并相继发展了矿石开采,开发了石荧石和石灰石矿,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现在该村外来投资石灰石矿2家,2004年村年收入10万元,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500多元。

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村内街道清洁,环境幽雅,村风纯朴,村民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村也为全村村民连续数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对独生子女户,由村集体统一缴纳备用保险。

获得荣誉该村先后被政府授予“安全村庄”、“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1]。

3、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吕家村基本情况

吕家村位于三块石山脚下,全村312户1090口人。3个自然屯,4个居民组。3个政区域面积4.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16万亩,有林地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9%,耕地面积2.253亩,其中水田面积403亩,2006年人均收入3800元。全村三分之一农户培育五味子亩2千余株,增加收入500-600万元,新栽五味子50亩。

发展林下细辛200帘,发展林下参500亩。加速实施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项目。输出劳务15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人均年创收1-0.7万元。

村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水平的必要投入,2006年吕家村共投入23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村村通工程,摊铺1.5公里油路,彻底改变了群众行路难状况,形成了与徐线公路连接的交通网络。浆砌边沟2600延长来,新砌花墙2600延长来,新建两处休闲广场260平方米,安装路灯22盏,为281户村民安装自来水,护砌河道400延长来,争取邵家居民组造地工程240亩,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吕家村脏乱差状况有所改变,村民保护环境主要卫生意识有所增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吕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亿万农民的生活富裕,精神文明。这一目标的提出立即得到了农村干群的支持和拥护。吕家村被确定为县级新农村建设试关。村党支部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年工作达到重中之重。一年来带领全村群众,扎实拼搏,艰苦奋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

4、山东省平度市白埠镇吕家村

村庄由来

明崇祯元年(1628),川籍移民吕爱、吕钦、吕剑兄弟三人至此定居,拓荒耕耘,繁衍生息,渐成村落后,以姓取名吕家。

村庄简介

该村位于白埠镇驻地西南约10公里处,占地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8亩,全村160户,农业人口600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农业、养殖业和服务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农业方面,有稳产高产田800余亩,亩均粮食单产1000余公斤,经济田约900亩,亩均产值1310元。养殖业方面,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村新建养殖小区2个,养殖户发展到30户,植桑养蚕户60户。服务业方面,有批发部2处,运输等专业户8户,2005年经济总收入达到751万元,其中农业300万元,养殖业301万元,服务业等15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

优势产业

养殖业和服务业是该村的重点产业与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新建养牛小区1个,养猪小区1个,占地40余亩。新发展养猪养牛专业户30余户,年出栏肉牛300头,生猪2000头,收入达到1900万元,养蚕户60户,植桑200余亩,亩产蚕茧125公斤,收入80万元。有批发部1处,磨房1处,石条加工作坊1处,运输专业户8户,全村支柱产业销售收入2800余万元。

社会事业

2005年该村投资约5万余元,完成了全村除氟改水工程,使村民吃上了自来水。2005年投资40万元新上80伏安、100伏安变压器2台,铺设地下电缆线10000米,解决了村民浇地的动力用电问题。2003年投资15万元硬化村内街道。同时在全村实施了绿化工程。本村有卫生室一处,文化教育中心一处,老年活动室一处。固定电话130部,有线电视用户130户,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户140户,参保率90%。[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