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方家村方家村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政府驻地东南七公里处,张东铁路以东西龙路北边,耕地面积1200亩,全村人口1010人,330户,全村百姓以种植棉花为主导产业,因人多地少,村两委鼓励部分村民去外地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使村的经济迅速上升,现全村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
村史简介
方家村原系退海之地,明洪武二年,房大明三兄弟,由真隶省枣强县迁此落户,当时这里已有方氏居住,故随老户改为方姓,遂取名方家庄,后简称方家。公元一九七一年张东铁路通车,因沿线方家站同名,复名方家庄。
村庄建设
近年来方家村在镇党委、政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成员和广大群众心连心肯吃苦、真抓实干,硬化了两纵两横的四条大街,大街两边种植了绿化苗木。80%的户安上了电话,闭路电视入户率达到70%以上。近几年,以优势、高产、高效地抗虫棉为主,省工、少投入,效益高的特点,产量高、棉色好、好摘收、皮棉高、纤维长、价格高。
村委会
方家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共有3人组成,方会远担任村委主任,村委会委员有林清友、方春峰,其主要职能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呈现村美民富风正的良好局面。[5]
妇代会
方家村共1010人,其中妇女392人,该村妇代会成立于1965年5月,妇代会主任王云玲。该村妇代会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妇联的领导下,在村委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建带妇建,积极开展工作。特别突出搞好计划生育工作。育龄妇女到站检查率达100%,全村近年来无计划外超生对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6]
2、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安龙堡乡方家村方家村隶属于安龙堡乡安龙堡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安龙堡乡西边,距离村委会7 公里,距离乡政府7.5公里,(不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0.44亩,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5.2℃,年降水量981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1亩,其中人均耕地1亩;有林地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户,有乡村人口21人,其中农业人口21人,劳动力1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方家村方家村位于浙东名镇观海卫镇城南,329国道穿村而过,北与卫南村比邻,东与福山村相连,南与五里村相接西与蒋家桥村相邻,塑料城、镇卫前初中坐落在村辖区内,交通便捷,村名以姓氏而得名。 方家村于2001年2月16日成立,由原前方、后方二村合并而成,现分为两个片,有19个村民小组,目前常住人口1688人,其中党员56人,暂住人口836人,方家村党总支分为农村支部、老年支部,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568亩,拥有一个农贸市场,一幢综合大楼,一个镇级停车场,村内个私企业50余家,2002年社会生产总值80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2万元,工业产值6652万元,第三产业1285万元,村固定资产347.47万元,集体可用资金20.4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925元。[1]
4、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莘畈乡方家村莘畈乡方家村位于婺城区西部,距离金华市中心46公里,行政面积7700亩,全村有6个自然村,192户,539人。山林面积5276亩,耕地面积459亩,1995年人均纯收入仅为600元。
莘畈乡是浙江省欠发达乡镇,因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且土地贫瘠,受自然条件、资金、技术及人才等条件的制约,方家村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在农业种植和依靠乡镇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从1996年开始,方家村人开始从事铁塔安装工作,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97户129人从事该项工作,仅这一项收入就达253万元,占总收入的60%,从铁塔安装产业取得的人均纯收入为4693元,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2597元,铁塔安装成了方家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
5、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方家村唐代的禁苑,宋、金时期称为长安县苑的西乡,明代中期开始到清乾隆40几年称“涝子岸”,后称“坊前头”。民国时期称“方家村”至今。方家村世居为三大姓,即党姓、方姓、马姓,以党姓居多。占近一半。据记载,党姓为我国古老民族羌族的一姓。方家村是一个有近1000人口的村庄,是人才辈出的村庄。
村庄历经几百年的变迁,归属也出现诸多的变化,清代为长安县红庙坡廒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划归西安市第十一区第三乡(1949年)第四乡(1951年)管辖;从1956年起,归属马旗寨乡管辖。1958年,方家村属马旗寨公社管辖,同年8月,方家村又划归枣园生产管区管理。60年代,方家村属马旗寨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乡制恢复,方家村归属大明宫乡。1985年2月未央区成立二府庄街道办事处后,该村归二府庄街道办事处管辖。2002年8月,二府庄街道办事处与张家堡街道合并,成立新的张家堡街道办事处,方家村划归张家堡街道管辖。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方家村人生活起了巨变,村原有两个村民小组。1994年村委会抓住机遇,利用有利区域优势盖成一幢6层54套住宅楼,解决了全村姑娘户的住房问题。1998年村委会集资建成“舍下省”住宅小区。1995年,第一村民小组集资建立了方家村住宅小区,3幢楼共118户,户均一套,约120余平米。1997年10月,第一村民小组转为城市居民。1998年,原第二村民小组也集资盖了二幢住宅楼,共112户,户均一套。在全年、全区率先使用了天然气,400多村民划入居委会管辖。第二村民小组成立村委会,到2002年底,村民人口433人,122户。1994年以后,方家村剩余土地被区政府征用,村民以出租房屋为主要生活来源。
村上建起了文化活动室,村委会与外商合资的美强(台商)资料制品有限公司。曾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又同张家堡街道合作建成亚太家俱城。村民组建了有20余辆的中巴车队,1984年,搞了经营西安东——西线旅游联营,在西安市旅游行业中起步最早,是市区搞旅游业最早的一个村。从1994年开始,村委会每年给村民每人发1000元生活费,每年逢重大节日,给老人、儿童、妇女发送慰问品,组织村民出外旅游。截止2007年统计:村上农村经济总收入2004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375元。
2009年,这个得天独厚、存在几百年的富裕小村,因区形势发展需要,被列为计划拆迁改造的村庄,从此,方家村不复存在。但方家村人处在西安市行政中心地带,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3]。
6、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垛石镇方家村基本情况方家村位于县城西北8公里处,东靠大寺河。据传,姓方人家先迁居此地,故取名方家村。随后徐、于、王、吴、马5姓来此居住。1806年由南大杨村杨停俭来此居住,后杨姓居多。
方家村现有住户118户,人口514人,党员16人,耕地面积985亩。
村史简介
方家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43年杨积禄第一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成立村政权,杨念银任村长,杨积禄担任农会主任,他们两人组织民兵。同还乡团两次交战,最后将还乡团赶出村外,保住了群众的生命与财产。1948年又成立村级党组织。建国以后,青年勇跃参军,杨积富现任浙江军区后勤部部长。
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办起了木工组、被服厂、冰糕厂等企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