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名,位于衡阳市祁东县南部,距县城19公里。东接双桥镇,南与过水坪镇毗邻,西与祁阳相连,北与白地市镇接壤,呈西高东低地势,面积77.6平方公里。自然风光绮丽,颇具旅游开发潜力。熊罴岭耸立西北边境,山势挺拔,逶迤数十公里,距镇8公里的“石榴仙”神话传说.脍炙人口,枣树岭下的“仙人石”、观音竹令人流连忘返。
2.仙官。《汉武帝内传》:“ 阿母 昔出配 北烛仙人 ,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序:“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
3. 王灵官 的略称。道教奉为护法监坛之神。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侃》:“弟亲见一神人,状类庙中所塑 灵官 然,入房来捉女。”
4. 明 代所设的道官。《明史·职官志三》:“ 阁皁山 、 三茅山各灵官一人,正八品。”
【聊斋志异——灵官】在聊斋故事中,有一篇《灵官》的文章,其原文如下:
朝天观道士某喜吐纳之术,有翁假寓官中,适同所好,遂为玄友。居数年,每至郊祭时,辄先旬日而去,郊后乃返。道士疑而问之。翁曰:“我两人莫逆,可以实告,我狐也。郊期至,则诸神清秽,我无所容,故行遁耳。”
又一年及期而去,久不复返,疑之。哟日忽至,因问其故。答曰:“我几不复见子矣!囊欲远避,心颇怠,视阴沟甚隐,遂潜伏卷瓮下。不意灵官粪除至此,瞥为所睹,愤欲家鞭,余惧而逃。灵官追逐甚急。至黄河上,濒将及矣。大窘无计,窜伏溷(音:浑)中。神恶其秽,始返身去。既出,臭恶沾染,不可复游人世。乃投水自濯讫,又蛰隐穴中凡百日,垢浊始净。今来相别,兼以致嘱,君亦宜隐身他去,大劫将来,此非福地也。”言已辞去,道士依言别徙。未几而有甲申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