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庄镇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西南部,东邻古马镇,南与滦南县接壤,西与茨榆坨镇搭边,北靠雷庄镇和古冶区卑家店乡,东北一角与滦州镇相接。2002年1月,原小马庄乡、西晒甲坨乡合并组成小马庄镇。镇址在小马庄村。全镇总面积为90.6平方公里,耕地88530亩,共10227户,总人口36170人。其中汉族35928人,少数民族242人,辖37个行政村。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1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是8670万元、3.08亿元,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92元、3640元。原西晒甲坨乡1995年实现小康,原小马庄乡1997年实现小康。
小马庄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主要农作物品种有:花生、玉米、高粱、小麦、甘薯等。2003年花生种植面积为4.2万亩,亩产219公斤,总产919.8万公斤;粮食种植面积7.2万亩,亩产379公斤,总产2729万公斤。
“两高一优”农业形成两大支柱产业:一是滦州蜜瓜(原名伊丽莎白瓜),该品种是邢各庄1992年春自北京种业公司引进,1999年在原西晒甲坨乡大面积推广,栽种1200亩,当年创收1440万元。到2003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2800亩,该产品每年4月中、下旬上市,主要销往京、津、唐、秦及东北三省,年创收3360万元。二是奶牛养殖,全镇奶牛存栏11717头,产鲜奶5400吨,年创收972万元。
1986年7月原小马庄乡率先建起了全县第一个乡科委,并在许家河漕村建起科技楼一座,为使科技组织实现网络化,解决乡村两级科技工作断层问题,完善了科技管理、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科技示范四个体系,为农技培训及新技术、新项目、新种子的示范推广做出了贡献。1990年被农业部评为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1990—1991年被市、县评为科技达标示范乡、科技达标乡,被省农业厅誉为“科技一枝花乡”。1991年4月省农业厅在小马庄乡召开了科技先进现场会。
沿革1958年属宋各庄公社,1961年建小马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49.2平方千米,人口2万,滦(县)茨(榆坨)柏(各庄)公路和雷(庄)小(马庄)公路交会过境。辖宋庄、贺庄、沙埠、苗坨、张各庄西街、张各庄东街、张各庄中街、张各庄后街、小马庄、南赵各庄、胡里庄、姬庄、董各庄、大马庄、阚庄、陆庄、许家河漕、吴家河漕、曹家河漕、张马庄、游观庄、佘庄22个行政村。后西晒甲坨乡并入,撤乡设镇 。
原西晒甲坨乡(XishaijiatuoXiang)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3.5千米。1958年为宋各庄公社,1961年建晒甲坨公社,1982年更名西晒甲坨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刘各庄、小东庄、靳各庄、杨庄子、光水坨、西晒甲坨、中晒甲坨、东晒甲坨、东邢各庄、前邢各庄、后邢各庄、西邢各庄、新庄子、南庄、西李兴庄15个行政村。雷(庄)小(马庄)公路过境。